[發明專利]一種淺層地下水滲流集水暗管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72166.3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188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徐存東;徐鈺德;張茂林;韓立煒;張先起;丁澤霖;朱興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25/06 | 分類號: | A01G25/06;E03F1/00;E03F3/02;E03F3/04;E03F5/10 |
| 代理公司: | 鄭州明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62 | 代理人: | 高麗華 |
| 地址: | 45000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下水 滲流 集水 暗管 結構 | ||
1.一種淺層地下水滲流集水暗管結構,包括作物種植土壤層,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種植土壤層下的土體中挖置有若干個梯形的集水盲溝,所述集水盲溝的橫截面自上而下逐漸減小,所述集水盲溝內自下而上依次鋪設有粗砂層、中砂層和細砂層,其中粗砂層粒徑>中砂層粒徑>細砂層粒徑,所述粗砂層中設置有沿梯度分布且相互連通的集水暗管,所述集水暗管包括干管、以及與干管連通的若干條支管和毛管,其中干管直徑>支管直徑>毛管直徑,所述毛管、支管的管壁上均勻開有集水孔,毛管、支管外分別包裹有隔砂層,各毛管位置較低的一端與支管連通,各支管位置較低的一端與干管連通,各毛管中的水集流入支管再匯入干管中,所述干管的下端設置有蓄水池,粗砂層的表面呈階梯狀,形成梯度,所述干管、支管和毛管梯度設置在粗砂層內,毛管盤曲設置,所述毛管包括一個進水端和一個出水端,進水端和出水端均與支管連通,毛管正好位于上一梯度向下一梯度過渡的坎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淺層地下水滲流集水暗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種植土壤層的高度為40-70cm,所述細砂層的厚度為15-25cm,所述中砂層的厚度為20-30cm,所述粗砂層的厚度為30-50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淺層地下水滲流集水暗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砂層砂粒的粒徑為10-20mm,中砂層砂粒的粒徑為5-10mm,細砂層砂粒的粒徑為1-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淺層地下水滲流集水暗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砂層為纏繞在毛管、支管外的無紡布層或濾網。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淺層地下水滲流集水暗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干管上分別均勻設置有對接管口,毛管與支管、支管與干管分別通過對接管口相互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淺層地下水滲流集水暗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管沿梯度鋪設于粗砂層中,所述支管沿干管的兩側均勻分布于每一梯度上,位于同一梯度上的支管傾斜橫置,支管位置較低的一端與干管連通,所述毛管均勻分布于相鄰兩梯度上的干管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淺層地下水滲流集水暗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管的上、下兩端分別與相鄰的上、下兩條支管上的對接管口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淺層地下水滲流集水暗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管的上、下兩端分別與同一條支管上的兩個對接管口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未經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7216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