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氧化碳基材料、碳基材料的氧化方法及環烴的催化氧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71302.7 | 申請日: | 2018-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995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7 |
| 發明(設計)人: | 史春風;康振輝;劉陽;王肖;黃慧;藺曉玲;趙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1B32/05 | 分類號: | C01B32/05;C01B32/15;C01B32/23;B01J21/18;C07C45/33;C07C49/403;C07C51/215;C07C55/14;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創嘉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蘇瑞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氧化碳 基材 氧化 方法 催化 | ||
本公開涉及一種氧化碳基材料、碳基材料的氧化方法及環烴的催化氧化方法,所述環烴的催化氧化方法包括:使環烴和氧化劑在催化劑的存在下進行接觸反應,其中,所述催化劑含有氧化碳基材料。本公開采用特殊的氧化碳基材料催化環烴的氧化反應,能夠在溫和的條件下實現對環烴的選擇性氧化,產物中酮類和二元羧酸類的選擇性高。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一種氧化碳基材料、碳基材料的氧化方法及環烴的催化氧化方法。
背景技術
碳基材料包括碳納米管、活性炭、石墨、石墨烯、富勒烯、碳納米纖維、納米金剛石等等。納米碳催化的科學研究始于上世紀90年代。研究表明,納米碳材料(納米碳管和石墨稀為主)的表面化學性質可以進行靈活調控,可在其表面上修飾含氧、氮等雜原子的飽和及非飽和官能團,使之具備一定的酸堿性質和氧化還原能力,從而直接作為催化劑材料使用。研究和開發與富勒烯(碳納米管)有關的催化新材料,拓寬其在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等領域的應用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巨大的潛在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氧化碳基材料、碳基材料的氧化方法及環烴的催化氧化方法,該氧化碳基材料對環烴的選擇性氧化具有優異的催化性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公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氧化碳基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碳基材料的總重量為基準,所述氧化碳基材料的氧含量小于等于30重量%,碳含量大于等于65重量%;所述氧化碳基材料的平均顆粒尺寸為3~5000nm;
所述氧化碳基材料中,顆粒尺寸在3~20nm的顆粒的重量占所述氧化碳基材料總重量的比例為0.1~50%,優選為1~20%。
本公開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碳基材料的氧化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碳源、無機酸和有機酸混合后在20~300℃優選50~200℃下反應0.1~72h優選1~24h,然后干燥,得到固體物料;
b、將步驟a得到的所述固體物料在保護氣氛下焙燒;
所述碳源為焦炭、石墨或活性炭,或者它們中的兩種或三種的組合。
可選地,步驟a中,所述碳源、無機酸和有機酸的重量比為1:(0.1~10):(0.1~10),優選為1:(0.2~5):(0.2~5);
所述無機酸為硝酸、硫酸、高氯酸或磷酸,或者它們中的兩種或三種的組合;
所述有機酸為檸檬酸、蘋果酸、谷氨酸、環烷酸、葡萄酸、草酸、琥珀酸、丙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水楊酸、酒石酸、抗壞血酸、肉桂酸、苯甲酸、水楊酸、咖啡酸、土槿皮酸、綠原酸、丙酮酸、丁酮酸、乳酸、山梨酸或延胡索酸等,或者它們中的兩種或三種的組合。
可選地,步驟b中,所述保護氣氛為氮氣氣氛、氦氣氣氛、氬氣氣氛或氖氣氣氛;
所述焙燒的條件為:溫度為300~1200℃,優選為400~800℃,時間為1~48h,優選為2~24h。
本公開第三方面:提供由本公開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備得到的氧化碳基材料。
本公開第四方面:提供一種環烴的催化氧化方法,該方法包括:使環烴和氧化劑在催化劑的存在下進行接觸反應,其中,所述催化劑含有本公開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氧化碳基材料。
可選地,所述反應在漿態床反應器中進行,以10mL所述環烴為基準,所述催化劑的用量為10~100mg,優選為20~60mg。
可選地,所述反應在固定床反應器中進行,所述環烴的重時空速為0.01~10h-1,優選為0.05~2h-1。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所述反應在引發劑的存在下進行;所述引發劑為叔丁基過氧化氫、異丙苯基過氧化氫、乙苯過氧化氫或過氧丙酸,或者它們中的兩種或三種的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7130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