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循環式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工藝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69918.0 | 申請日: | 2018-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998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任運根;袁志容;王文強;陳應壽;任滿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京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4 | 分類號: | C02F3/34;C02F3/3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愛普納杰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懷春穎 |
| 地址: | 246200 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望***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循環 生物 濾池 污水處理 工藝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循環式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工藝及裝置,該工藝及裝置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內的COD、TN和NH4?N,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空氣進給量和加藥量,充分利用所加入的藥劑和空氣,充分起到高效、節能、節省運行費用等功效,出水水質穩定,出水水質好,可滿足除鹽系統進水要求,滿足城市污水出水COD、TN和NH4?N達到排放標準的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水處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循環式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工藝及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國家污水排放標準越來越嚴格,對COD、NH4-N和TN以及懸浮物等指標都有明確要求,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污水、工業污水、化工污水等成分不斷變復雜,導致高濃度污水處理達標更加困難,經過城市污水處理廠、工業廢水處理站等普通污水處理站處理的污水仍然存在不達標等情況,處理后的水內的COD、NH4-N和TN等含量仍很高。
為了解決污水排放達標等問題,現有技術公開了許多污水處理工藝,例如CN102153253A公開的一種側向流曝氣生物濾池-側向流人工濕地組合中水處理系統;又如CN106554136A公開的一種生活污水的處理工藝等。
但是上述工藝在處理污水時,處理效果仍不理想,并且進行曝氣的硝化過程和反硝化過程都是通過人為的控制,導致污水處理效果差。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循環式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工藝。
本發明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一種循環式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工藝,該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S1:污水經第一配水區后,由靠近第一配水區的水泵泵入第一生物處理段進行處理,再由靠近第二配水區的水泵泵入第二生物處理段進行處理;所述第一生物處理段和第二生物處理段均包括2n-1個生物區和設于相鄰兩個所述生物區之間的加藥區,每一所述生物區內均設有硬質生物載體,所述硬質生物載體的底部設有布氣系統及用于控制布氣系統空氣進給量的電動調節閥,每一電動調節閥均具有唯一的ID,所述電動調節閥的開關由控制器控制,n≥1;
S2:經過步驟S1處理的水循環至出水區后,再經設置在第一配水區的水泵泵入第一配水區,進行再循環。
進一步的改進,每一所述加藥區內均設有分別檢測COD、TN和NH4-N的三個檢測儀,所有檢測儀采集的數據均傳輸給控制器。
進一步的改進,步驟S1具體方法為:
S11:污水經第一配水區后,由靠近第一配水區的水泵泵入第一生物處理段的第一個生物區,控制器控制第一個生物區的電動調節閥為開啟狀態,第一生物區對污水進行硝化處理,優選地,氣水比為2-6:1;
S12:經過步驟S11處理的污水依次經過各加藥區和各生物區時,設置在各加藥區內的三個檢測儀分別檢測水內的COD、TN和NH4-N值并傳輸給控制器;
S13:控制器接收各加藥區傳輸的數據后,將COD和NH4-N分別與對應的閾值進行比較,當比較出COD和NH4-N均小于相應的閾值時,進行步驟S14,否則進行步驟S16;
S14:對應的加藥區開始加藥,并從下一生物區開始,控制器控制所有生物區內的電動調節閥為關閉狀態;
S15:當加藥區開始加藥后,控制器從接收到下一TN開始,將TN與閾值進行比較,直至比較出TN小于閾值時,對應加藥區停止加藥;
S16:對應加藥區不加藥,控制器繼續控制下一生物區內的電動調節閥為開啟狀態,直至檢測出COD和NH4-N均小于相應的閾值時,進行步驟S1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京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京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6991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