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同時檢測葛根中11種黃酮類成分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69076.9 | 申請日: | 2018-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425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芳;王雨婷;王琪;盛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張立改 |
| 地址: | 10012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同時 檢測 葛根 11 酮類 成分 方法 | ||
一種同時檢測葛根中11種黃酮類成分的方法,屬于藥物分析技術領域。采用超高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HPLC?MS)建立葛根的多指標含量測定方法,同時測定葛根素、3'?羥基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刺芒柄花苷、刺芒柄花黃素、異甘草素、鷹嘴豆芽素A 11種黃酮類成分的含量,以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促進對葛根黃酮類物質成分的了解及其含量測定,為其廣泛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學物檢測領域。本發明涉及農產品中黃酮類成分的檢測方法,主要是葛根中11種黃酮類成分的檢測方法。
技術背景
葛根為豆科葛屬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習稱野葛,具有解肌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之功,用于外感發熱頭痛、項背強痛、消渴等癥狀,主產于河南、浙江、四川等地,是一種藥食同源的植物,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
近年來,研究發現葛根生物活性成分中黃酮類物質含量最高。黃酮類物質是小分子化合物,廣泛存在于許多中草藥中,有較好的抗氧化性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其中異黃酮是葛根的主要化學成分,包括3'-羥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等,并且葛根素是葛屬植物特有的活性成分?,F代藥理研究表明,該類化合物在維持血管系統穩定性方面有特效,是其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心腦血液循環、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等藥理作用的主要物質,臨床常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輔助治療。此外,基于其具有抗氧化損傷、抗細胞凋亡、改善血脂和血糖代謝等功能,在骨質疏松、酒精中毒及經前期綜合征等疾患的治療中也取得了一定進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進一步加深葛根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采用超高液相色譜- 質譜聯用法(HPLC-MS)建立葛根的多指標含量測定方法,同時測定葛根素、3'- 羥基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刺芒柄花苷、刺芒柄花黃素、異甘草素、鷹嘴豆芽素A 11種黃酮類成分的含量,以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促進對葛根黃酮類物質成分的了解及其含量測定,為其廣泛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同時檢測葛根中葛根素、3'-羥基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刺芒柄花苷、刺芒柄花黃素、異甘草素、鷹嘴豆芽素A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1)取葛根樣品干燥粉末,以質量百分比濃度為30%乙醇(分析純)超聲提取45min,于室溫下放冷,7500r/m離心5min,取上清,每0.5g葛根樣品干燥粉末對應50ml 30%乙醇,0.22μm微孔濾膜過濾,取續濾液用質量百分比濃度為10%甲醇(色譜純)稀釋1000倍,為制備供試品溶液;
(2)選擇葛根素、3'-羥基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刺芒柄花苷、刺芒柄花黃素、異甘草素、鷹嘴豆芽素A 為對照品,制備對照品混合溶液;
準確稱定11種對照品適量,用甲醇溶解后,加入10%甲醇定量稀釋,制成每 1mL分別含葛根素22.93μg、3'-羥基葛根素35ug、3'-甲氧基葛根素6.47ug、大豆苷236ug、大豆苷元10ug、染料木素9ug、染料木苷332.22ug、刺芒柄花苷450ug、刺芒柄花黃素4.73ug、異甘草素8.53ug、鷹嘴豆芽素A9.8u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混合儲備液。保存于4℃冰箱中,備用;取對照品混合儲備液適量,用10%甲醇逐級稀釋,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分別含葛根素229.3ng、3'-羥基葛根素350ng、 3'-甲氧基葛根素64.7ng、大豆苷2360ng、大豆苷元100ng、染料木素90ng、染料木苷3322.2ng、刺芒柄花苷4500ng、刺芒柄花黃素47.3ng、異甘草素85.3ng、鷹嘴豆芽素A 98ng的溶液;保存于4℃冰箱中,備用;取對照品儲備液適量,加 10%甲醇逐級稀釋,得到對照品混合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大學,未經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6907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