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深井型接地極的井口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68531.3 | 申請日: | 2018-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463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諶陽;孔志達;譚威;簡翔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4/66 | 分類號: | H01R4/6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顏希文;宋靜娜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深井 接地 井口 | ||
本發明屬于深井型直流接地極的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深井型接地極的井口,其包括:排氣管,其布置在深井內不同深度位置;井口排氣結構,其位于所述井口的上方;其中,所述排氣管將所述深井內產生的氣體排至所述井口排氣結構的同時,所述井口排氣結構將所述氣體排出井口。本發明提供的深井型接地極的井口,其既能適用于深井型電極井的結構,又能夠滿足井內產氣排出的需要,以及能夠滿足利用周圍環境向深井內補水的需要。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深井型直流接地極的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深井型接地極的井口。
背景技術
由于高壓直流受端地區通常經濟發達,接地極選址困難,目前接地極型式在從普遍水平淺埋式向垂直型式或深井型式轉變。其中,深井型接地極單口電極深度最大,所需電極數量最小,施工占地面積最小,接地電阻和最大地電位升通常也最小,因此在施工階段和完成后對周邊居民生產生活的影響最低。另外,深井型接地極的極址對地形平整度的要求不高,選址更容易,具有實際的工程價值。國內目前的直流接地極基本采用水平式,垂直型的的接地極井的深度僅為30~40m,沒有達到一千米深井接地極的技術。
另外,由于作為陰極放電時電極上會產氣體,深井的細長井身內氣體排出較難,因此一般都設有專用的排氣管若干,井口的排氣設計是氣體最終能否順利排出的關鍵點之一。
深井的井徑較小,泄流產生的熱量需要依靠地下水帶走而不至于使電極過熱,若在旱季時或者極址所處位置本身較為干旱,地下水位低于電極頂端,則電極上端部發熱會明顯高于其它位置,進而影響電極的整體性能。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深井型接地極的井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種深井型接地極的井口。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了一種深井型接地極的井口的排氣結構,其既能適用于深井型電極井的結構,又能夠滿足井內產氣排出的需要。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了一種深井型接地極的井口的補水結構,其能夠滿足利用周圍環境向深井內補水的需要。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現有技術問題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深井型接地極的井口,包括:
排氣管,其布置在深井內不同深度位置;
井口排氣結構,其位于所述井口的上方;
其中,所述排氣管將所述深井內產生的氣體排至所述井口排氣結構的同時,所述井口排氣結構將所述氣體排出井口。
本發明提供的深井型接地極的井口,其既能適用于深井型電極井的結構,又能夠滿足井內產氣排出和利用周圍環境向井內集水的需要。本發明用于工程實踐,以及指導深井井口建設。
優選的是,還包括集水坑,其埋設于地面下方,所述集水坑吸收地表水分及進行滲水;所述集水坑的底部為斜坡面,所述斜坡面朝靠近電極方向的一側向下傾斜;所述斜坡面上涂抹隔水材料。
本發明采用集水坑,利用井口周圍的土壤中的地下淺表水補充至井內,減輕了電極井內干濕程度過于受限于地下水位的缺陷,可使電極頂端周圍常年保持濕潤。
優選的是,所述集水坑包括不同粒徑填充物組成的三個填充層:第一卵石層、第一小卵石層及第一細砂層,所述第一卵石層鋪設于所述斜坡面的上面,所述第一小卵石層鋪設于所述第一卵石層的上面,所述第一細砂層鋪設于所述第一小卵石層的上面;其中,所述第一卵石層厚1m,且卵石的直徑為10-20mm,所述第一小卵石層厚0.8m,且小卵石的直徑為1-10mm,所述第一細砂層厚0.6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6853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導電用途的防轉螺栓組件
- 下一篇:深井型接地極的上端部絕緣構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