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平下料輸送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68166.6 | 申請日: | 2018-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055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5 |
| 發明(設計)人: | 梅黎明;張元吉;周佳標 | 申請(專利權)人: | 思進智能成形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74 | 分類號: | B65G47/74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金源通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龔丹宇 |
| 地址: | 315103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弧槽 下料輸送裝置 軌道 接料箱 平行 對稱設置 交錯設置 排列有序 生產效率 帶槽的 導軌 損傷 加工 統一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平下料輸送裝置,它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以及設置在軌道下方的接料箱,所述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上分別設有平行連續的第一弧槽和第二弧槽,所述第一弧槽及第二弧槽相互平行且第一弧槽與第二弧槽交錯設置。本發明得到的一種水平下料輸送裝置,采用帶槽的導軌,使工件經過裝置后,排列有序地統一水平地落入接料箱中,方便了對工件的進一步加工和收集,避免工件在下料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損傷,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工件的損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物料傳送裝置,特別是一種水平下料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經常需要對冷鐓完成后的圓柱工件進行收集,用于進一步加工,然而現有的下料方式僅使用接料鈑金進行收集,在下料過程中讓工件自由滑入收集箱內,這種下料方式容易導致工件之間的相互碰撞,對工件上已加工的部位和工件表面造成損傷,并且零件在收集箱內擺放散亂,不利于下一步的加工工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有序排列落料的水平下料輸送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設計的一種水平下料輸送裝置,它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以及設置在軌道下方的接料箱,所述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上分別設有平行連續的第一弧槽和第二弧槽,所述第一弧槽及第二弧槽相互平行且第一弧槽與第二弧槽交錯設置。在實際安裝中第一弧槽與第二弧槽可以是水平安裝,以方便輸送工件的順利落料。
為了使工件能夠在本裝置作用下水平下落,所述第一輸送軌道和第二輸送軌道上的弧形凹槽曲率半徑應大于其輸送的工件的半徑;所述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在安裝中所產生的水平軌道間距應小于所述工件的直徑。
為了方便水平下料輸送裝置的加工和安裝,所述第二弧槽的弧槽頂和對應的所述第一弧槽的弧槽底對應安裝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第一弧槽、第二弧槽的橫截面均為部分圓弧。
為了保證工件順利通過下料裝置,對應的所述弧槽頂與弧槽底之間的弧槽間距須大于所述工件的直徑;相鄰所述第一弧槽和第二弧槽的槽頂之間的直線間距須大于所述工件的直徑。
為了避免本裝置的軌道劃傷工件,所述弧槽頂橫截面為圓弧形;所述第一軌道及第二軌道的材料硬度須低于所述工件的硬度。
本發明得到的一種水平下料輸送裝置,采用帶槽的導軌,使工件經過裝置后,統一水平地落入接料箱中,方便了對工件的進一步加工和收集,避免工件在下料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損傷,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工件的損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水平下料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中:第一軌道1、第二軌道2、工件3、接料箱4、第一弧槽10、第二弧槽20、弧槽底100、直線間距101、水平軌道間距102、弧槽頂200、弧槽間距20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描述的一種水平下料輸送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以及設置在軌道下方的接料箱,所述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上分別設有平行連續的第一弧槽和第二弧槽,所述第一弧槽及第二弧槽相互平行且第一弧槽與第二弧槽交錯設置;在實際安裝中,第一弧槽與第二弧槽可以呈水平狀態,以方便工件落料。
所述第一輸送軌道和第二輸送軌道上的弧形凹槽曲率半徑應大于其輸送的工件的半徑;所述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在安裝中所產生的水平軌道間距應小于所述工件的直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思進智能成形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思進智能成形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681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冷鐓配料傳送裝置
- 下一篇:新型伺服旋轉分檔式排料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