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茜草植物染紅色纖維的紡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65902.2 | 申請日: | 2018-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979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姜偉;韓光亭;姜展;李洋;張元明;王思社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6B13/00 | 分類號: | D06B13/00;D06B15/00;D06M13/224;D06M15/643;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青島智地領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肖峰 |
| 地址: | 26607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茜草 植物 染紅 纖維 紡紗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茜草植物染紅色纖維的紡紗方法,包括開清棉步驟、超聲除雜步驟、烘干步驟、養生步驟、梳棉步驟、并條步驟、粗紗步驟和細紗步驟。本發明針對植物染纖維雜質含量高,可紡性差等問題,將植物染纖維在開清棉工序之后順序加入超聲波除雜步驟、烘干步驟和養生處理步驟,從而減少纖維雜質含量,提高纖維表面性能,提高纖維的可紡性,最終達成紡紗過程順暢,紗線質量高的植物染紗線紡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茜草植物染紅色纖維的紡紗方法,屬于紡織領域。
背景技術
散纖維色紡紡紗一般需經過開清棉、梳棉、并條、粗紗、細紗等工序。但使用常規紡紗方法對植物染纖維進行色紡紡紗時卻遇到一系列問題,植物染纖維在梳棉過程中纏繞刺棍,難成條;并條過程中纏繞羅拉、皮輥,纖維發粘,堵塞喇叭口;粗紗過程中纏繞皮輥;細紗過程中紗線斷頭,混紡率高紗線纏繞斷頭嚴重;紡紗工藝全過程中粉塵嚴重,有色顆粒物附著在針布、皮輥、羅拉上。
造成上述原因的主要因素是植物染纖維與常規化學染纖維的根本差異。植物染纖維是使用從天然植物中萃取出來的植物染料進行散纖維染色得到的纖維。由于天然產物的特征和提取工藝的特點,所提取的植物染料在化學成分上一般屬于混合物,為兩種或以上化學成分以不同比例組合而成,一般包含植物染料和較大的無機物或有機物顆粒。由于上述雜質顆粒的存在,使得植物染料在上染纖維時纖維表面吸附大量含有植物染料的雜質,從而造成纖維的表面粗糙和纖維間粘結,進而導致后續的紡紗的諸多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茜草植物染紅色纖維的紡紗方法,在紡紗過程中將植物染纖維除雜清潔,并提高其表面性能,從而提高其可紡性。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茜草植物染紅色纖維的紡紗方法,包括開清棉、梳棉、并條、粗紗和細紗工序,其特征在于:在開清棉與梳棉工序之間,增加有超聲除雜工序;
將開清棉工序加工制成的植物染纖維卷展開,均勻鋪放在盛有浴比為1:20-30的清洗液的超聲波處理裝置中,超聲波處理,分離并清除纖維表面的雜質;
所述的清洗液的成分包含水、酸和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選用季銨化合物,清洗液的PH值范圍為6。
優選的,在超聲除雜工序之后,梳棉工序之前還依次增加有烘干工序和養生工序;
超聲波除雜后的纖維鋪放在烘干機中,經烘干機進行烘干至含水率為5-10%;
配置浴比為1:20的養生助劑溶液,將養生助劑溶液均勻噴灑在烘干后的纖維上,然后將噴灑有養生助劑溶液的纖維在35℃環境中放置12小時,養生助劑溶液充分浸潤纖維,軟化纖維,改善纖維表面摩擦和抗靜電性;
所述的養生助劑溶液中,養生助劑選取季戊四醇脂肪酸酯、甘油單脂肪酸酯和有機硅柔軟劑中的一種。
優選的,所述清洗液中的酸選用無機酸或有機酸,其中無機酸選用鹽酸、硫酸或磷酸,有機酸選用醋酸或甲酸。
優選的,所述清洗液中表面活性劑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1%-0.2%。
優選的,所述超聲波處理的超聲波頻率為20KHz、33KHz或80KHz,超聲波處理時間為0.5-1小時。
優選的,所述養生助劑溶液中養生助劑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1%。
優選的,所述有機硅柔軟劑選用氨基硅油柔軟劑,具體可選用JF-8059Y-30氨基硅油柔軟劑。
與現有紡紗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及機理闡述如下:
本發明可在必要工序有效清除纖維表面雜質,清潔纖維,提高纖維光潔度,降低靜電產生,減少纖維間黏連,提高纖維的可紡性,最終使得植物染纖維的色紡紡紗順利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大學,未經青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6590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