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動力擴散器主葉片損傷情況檢測工具及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64324.0 | 申請日: | 2018-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987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璐璐;李獻凱;薛繼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F5/60 | 分類號: | B64F5/60;B64F5/4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 |
| 地址: | 510403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力 擴散器 葉片 損傷 情況 檢測工具 檢測 方法 | ||
1.一種動力擴散器主葉片損傷情況檢測工具,所述動力擴散器包括上圓環板、下圓環板、若干片較長的主葉片和若干片較短的副葉片,所述主葉片和副葉片均設置在上圓環板與下圓環板之間,所述主葉片和副葉片按圓周方向依次交替均勻排布,所述主葉片和副葉片的最外端位于同一圓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工具設有弧形桿,所述弧形桿的內圓弧面的直徑與所述主葉片的最外端所在的圓周的直徑相等,在所述內圓弧面上固定設有測量桿和卡塊,在所述測量桿的遠離所述弧形桿的端面上設有向前延伸的第一標桿,在所述第一標桿的前端面設有向前延伸的第二標桿,所述測量桿、第一標桿和第二標桿相加后的總長度與所述主葉片的長度相等,所述卡塊與測量桿之間的間距與所述主葉片的外端厚度相應;在使用所述檢測工具檢測時,所述弧形桿的內圓弧面抵靠在所述主葉片的外端,所述測量桿沿所述主葉片延伸并與所述主葉片貼合,所述主葉片的外端位于所述卡塊與測量桿之間,通過所述卡塊將檢測工具限定在所述主葉片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擴散器主葉片損傷情況檢測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標桿的高度小于所述測量桿的高度,從而形成第一切面,所述第二標桿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標桿的高度,從而形成第二切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擴散器主葉片損傷情況檢測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標桿的長度為0.27mm,所述第二標桿的長度為1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擴散器主葉片損傷情況檢測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桿的橫截面為方形,在所述測量桿的與所述主葉片貼合的平面的側邊設有倒角。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擴散器主葉片損傷情況檢測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標桿的側面上覆蓋有紅色染料。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擴散器主葉片損傷情況檢測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弧形桿的外圓弧面上設有為方便使用檢測工具的手柄。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擴散器主葉片損傷情況檢測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桿的內圓弧面的半徑為176.801mm,所述測量桿的長度為77.530mm,所述檢測工具的整體厚度為7.25mm。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力擴散器主葉片損傷情況檢測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標桿的高度與所述測量桿的高度相差0.5mm,所述第二標桿的高度與所述第一標桿的高度相差0.5mm。
9.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至8任意一項所述的檢測工具進行檢測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將所述測量桿從所述動力擴散器的外環側插入需檢測的主葉片與相鄰的副葉片之間的間隙中,最終使得所述測量桿與需檢測的主葉片貼合,此時,所述弧形桿的內圓弧面抵靠在主葉片的外端,需檢測的主葉片的外端位于卡塊與測量桿之間,通過卡塊將檢測工具限定在需檢測的主葉片上;
S2:從所述動力擴散器的內環側觀察需檢測的主葉片;當所述第二標桿的前端面與需檢測的主葉片前緣的端面平齊,可判斷出需檢測的主葉片的前緣沒有損傷;當所述第二標桿的一部分從需檢測的主葉片的前緣露出,可判斷出需檢測的主葉片的前緣有輕微損傷但可繼續使用;當所述第一標桿的一部分從需檢測的主葉片的前緣露出,可判斷出需檢測的主葉片可通過打磨平整的方式進行修理;當所述第一標桿完成從需檢測的主葉片的前緣露出,可判斷出需檢測的主葉片須通過更換葉片的方式進行修理;
S3:循環步驟S1和S2,以完成對動力擴散器的所有主葉片的檢測。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之前對所述檢測工具進行檢查,檢查所述檢測工具是否有磕碰損傷的地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6432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