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天窗無鉚釘鉚接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63302.2 | 申請日: | 2018-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618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9 |
| 發明(設計)人: | 孫明桂;查忠法 | 申請(專利權)人: | 丹陽金城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9/00 | 分類號: | B21D39/00;B21D53/88 |
| 代理公司: | 鎮江禹墨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611 | 代理人: | 曾倩瑩 |
| 地址: | 21232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天窗 鉚釘 鉚接 | ||
1.一種汽車天窗無鉚釘鉚接機,包括固定主臂(1),所述固定主臂(1)一側甚至有連接法蘭(12),所述連接法蘭(12)圓周方向上設置有若干個連接孔(12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臂(1)上設置有驅動電機(10),所述驅動電機(10)與驅動螺桿(9)一端連接,所述驅動螺桿(9)與滑套(8)連接,所述滑套(8)與連接塊(2)連接,所述連接塊(2)與壓力傳感器(3)連接,所述壓力傳感器(3)與上鉚接頭(4)連接,所述固定主臂(1)一側設置有驅動桿(7),所述驅動桿(7)與下擺動臂(6)連接,所述下擺動臂(6)端部設置有下鉚接頭(5),所述下鉚接頭(5)端面上設置有彈性層(11);所述彈性層(11)的厚度為5mm;所述驅動電機連接控制芯片,控制芯片連接穩壓電路、PWM電路、驅動電路,驅動電路與驅動電機相連,驅動電機的輸出端依次經測速發電機、濾波電路和A/D轉換器與控制芯片的輸入端相連;
穩壓電路包括穩壓芯片(U01),電源VCC接上拉電阻(R01)后接穩壓芯片(U01)的1腳,穩壓芯片(U01)的1腳接濾波電容(C01)后接地,2腳接濾波電容(C02)后接地,4腳接電容(C03)后接電阻(R02),再接到穩壓芯片(U01)的5腳,穩壓芯片(U01)的5腳接電阻(R06)后接VOUT,同時接下拉電阻(R07)后接地,穩壓芯片(U01)的6腳接地,同時經電容(C05)后接到穩壓芯片(U01)的7腳,同時接濾波電容(C06)后接VOUT,穩壓芯片(U01)的7腳接電阻(R04),然后接下拉電阻(R05)再接地,同時電阻(R04)的引出端接MOS管(Q01)接電阻(R03)再接到穩壓芯片(U01)的8腳,MOS管漏極接穩壓管(D01)的陽極,穩壓管(D01)陰極接電容(C06)后接地,同時接VOUT,MOS管漏極再接電感(L01)后接電源VCC,穩壓芯片(U01)的9腳接濾波電容(C04)后接地,10腳VDD接電源VCC;驅動電路包括反相器(IC1)、第一驅動芯片(IC2)和第二驅動芯片(IC3),第一驅動芯片(IC2)的12引腳與第二驅動芯片(IC3)的10引腳一起經反相器(IC1)連接PWM電路,第一驅動芯片(IC2)的10引腳與第二驅動芯片(IC3)的12引腳相連,并與PWM電路的輸出端相連,第一驅動芯片(IC2)的7引腳經第一電阻(R1)與第一開關管(Q1)的柵極相連,第一開關管(Q1)的?漏極連接電源正極VCC,第一開關管(Q1)的源極經第一電容(C1)與第一驅動芯片(IC2)的6引腳相連,第一開關管(Q1)的源極與驅動電機的一端相連,第一開關管(Q1)的源極和漏極之間并聯有第二二極管(D2),所述驅動電機的另一端與第三開關管(Q3)的源極相連,第三開關管(Q3)的漏極連接電源正極VCC,第三開關管(Q3)的源極和漏極之間并聯有第五?二極管(D5),第三開關管(Q3)的柵極與驅動電機的另一端相連;第一開關管(Q1)的源極?還與第二開關管(Q2)的漏極相連,第二開關管(Q2)的源極與第四開關管(Q4)的源極相連,第四開關管(Q4)的漏極與第三開關管(Q3)的源極相連,第四開關管(Q4)的源極和漏極之間并聯有第六二極管(D6),第四開關管(Q4)的源極還經第五電阻(R5)接地;第一驅動芯片(IC2)的6引腳經第一二極管(D1)連接電源正極VCC,第一驅動芯片(IC2)的5引腳與第一開關管(Q1)的源極相連,第一驅動芯片(IC2)的3引腳連接電源正極VCC,第一驅動芯片(IC2)的2引腳經第二電容(C2)連接電源正極VCC,第一驅動芯片(IC2)的2引腳還接地;第二驅動芯片(IC3)的7引腳經第三電阻(R3)與第三開關管(Q3)的柵極相連,第二驅動芯片(IC3)的6引腳經第四二極管(D4)連接電源正極VCC,第二驅動芯片(IC3)的6引腳還經第三電容(C3)與第二驅動芯片(IC3)的5引腳相連,第二驅動芯片(IC3)的5引腳與第三開關管(Q3)的源極相連,第二驅動芯片(IC3)的3引腳連接電源正極VCC,第二驅動芯片(IC3)的3引腳還經第四電容(C4)與第二驅動芯片(IC3)的2引腳相連,第二驅動芯片(IC3)的1引腳經第四電阻(R4)與第四開關管(Q4)的柵極相連;
第一驅動芯片(IC2)的10引腳與第二驅動芯片(IC3)的12引腳相連,第一驅動芯片(IC2)的12引腳與第二驅動芯片(IC3)的10引腳相連,這樣就使得兩個驅動芯片的輸出信號相反;當第一驅動芯片(IC2)和第二驅動芯片(IC3)的10引腳為高電平,且當第一驅動芯片(IC2)的1引腳為低電平而7引腳為高電平時,第二開關管(Q2)截止,第一電容C1上的電壓經第一驅動芯片(IC2)加在第一開關管(Q1)的柵極上,使得第一開關管(Q1)導通,同理第四開關管(Q4)導通,電源VCC經第一開關管(Q1)、驅動電機和第四開關管(Q4)形成回路,此時驅動電機正轉;當第一驅動芯片(IC2)和第二驅動芯片(IC3)的10引腳為低電平、12引腳為高電平,且第一驅動芯片(IC2)的1引腳為高電平而7引腳為低電平時,第二開關管(Q2)導通,第一開關管(Q1)截止,此時第二開關管(Q2)的漏極接近零電平,電源VCC通過第一二極管(D1)向第一電容(C1)充電,為第一開關管(Q1)的導通做準備,同理電源VCC通過第四二極管(D4)向第三電容(C3)充電,為第四開關管(Q4)的導通做準備,電源VCC經第三開關管(Q3)、驅動電機和第二開關管(Q2)形成回路,驅動電機反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丹陽金城配件有限公司,未經丹陽金城配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6330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