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解調數據產生同步數據接口信號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63201.5 | 申請日: | 2018-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274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2 |
| 發明(設計)人: | 吳鍵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電子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29/08;H04J3/06 |
| 代理公司: | 成飛(集團)公司專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純武 |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同步數據接口 解調數據 幀同步模塊 恢復時鐘 隨路時鐘 位同步器 譯碼 數據格式轉換 信息處理單元 預設調制模式 數字接收機 緩存 處理模塊 傳輸解調 連續讀取 邏輯緩存 實時接收 數據格式 譯碼處理 譯碼方式 譯碼數據 編譯碼 解調器 幀同步 使能 調制 匹配 送入 | ||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解調數據產生同步數據接口信號的方法,旨在適應多種不同調制和不同編譯碼方式。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在數字接收機中,內置于解調器中的位同步器向信息處理單元傳輸解調數據、隨路時鐘和恢復時鐘,譯碼和幀同步模塊實時接收解調數據和隨路時鐘,并對解調數據按預設調制模式和譯碼方式進行幀同步和譯碼處理,為使各種不同數據格式匹配同步數據接口協議,將譯碼數據和隨路使能鐘送入同步數據接口處理模塊,同步數據接口模塊按相應邏輯緩存后,對譯碼和幀同步模塊處理后的各種不同數據格式轉換為符合同步數據接口協議的信號,即用位同步器送來的恢復時鐘,連續讀取緩存,產生符合要求的同步數據接口數據和同步數據接口時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字通信領域中,關于數字接收機中解調數據產生同步數據接口信號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數字通信系統中,中頻接收機對輸入模擬信號采樣得到數字信號,再進行載波同步、位同步等處理后得到解調數據。解調數據經過信息處理單元完成幀同步和信息譯碼后,按轉發協議發送到下一級數據轉發單元,其中一種轉發協議為同步數據接口協議。單路同步數據接口協議包含一根數據線和相應數據隨路時鐘線,同步數據接口協議要求數據在發送期間必須連續均勻,每比特數據持續時間應基本相同;時鐘在發送期間也必須連續均勻,且時鐘占空比在50%左右。此種同步接口協議可在不同設備之間傳輸較高速率的數據。
解調器與信息處理單元接口為I、Q兩路解調數據與相應隨路時鐘,解調數據為位同步器恢復的多位寬數據,隨路時鐘為位同步器恢復的占空比約為50%的時鐘。若信息處理單元不改變數據速率則解調器與信息處理單元接口信號即可直接用于同步數據接口信號。但實際情況是信息處理單元通常在對信息處理過程中,為實現同步設計會將隨路時鐘取沿后變換為隨路使能鐘,且處理過程中通常都會改變數據速率,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處理:將四相相移鍵控QPSK類信號I、Q數據拼為一路數據,此時數據速率將提高一倍;對解調數據中的卷積碼進行維特比譯碼,譯碼前后數據速率變化為編碼率,如對3/4卷積譯碼后數據速率降為譯碼前的3/4,為工程實現方便,通常對3/4卷積譯碼速率調整的處理方式為,直接對輸入隨路鐘按照譯碼邏輯每4個扣掉一個,顯然譯碼后隨路鐘不再連續均勻;對解調數據中的分組碼進行譯碼,通常會將數據提速至一個相對較高的速率進行譯碼,以減少譯碼時間,因此譯碼后數據速率較高,且每幀突發不連續。可見不同的調制方式和譯碼方式處理后的譯碼數據和隨路使能鐘不再連續均勻,且數據格式各不相同。
同步接口(Synchronous Interface)是數字網中,能按規定性能水平提供定時信息的接口。同步接口采用同步傳輸方式。采用同步傳輸方式時,由多個字符組成一個信息幀,每個信息幀用同步字符作為開始,在統一的時鐘信號控制下,發送端將信息幀中的字符一個接一個地通過同步接口傳輸。當沒有信息要傳輸時,信息幀中要填上空字符,因為同步傳輸方式不允許有間隙存在。數據接口同步是數字系統設計的重要問題,是造成系統不穩定工作的重要原因。如果解調數據及隨路時鐘經過信息處理單元后不滿足同步數據接口協議,在信息處理單元中難以通過解調器送出的數據隨路時鐘生成各種不同倍數,特別是非整數倍的時鐘,且未處理好則會產生鐘差,再小的鐘差都會導致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后,導致緩存讀空或溢出,從而使同步數據接口信號出錯影響設備穩定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適應性高、穩定性強,解調數據產生同步數據接口信號的方法,以適應多種不同調制方式,不同編譯碼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電子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經西南電子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6320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