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畸變荷載下鋼箱梁結構的實驗加載裝置及其加載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60111.0 | 申請日: | 2018-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419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5 |
| 發明(設計)人: | 任揚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5/00 | 分類號: | G01M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攀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4 | 代理人: | 彭蓉;王福盛 |
| 地址: | 10012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載 箱梁 畸變 實驗加載裝置 液壓伺服加載 分解組件 荷載 實驗鋼 鋼箱梁結構 正交分解 剛性梁 載荷板 滾筒 千斤頂 彎曲和扭轉 方案設計 截面畸變 偏心載荷 應力分量 載荷分量 擠壓力 加載力 角焊縫 組水平 分力 滾軸 切向 支架 并行 變形 垂直 傳遞 | ||
1.一種畸變荷載下鋼箱梁結構的實驗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壓伺服加載組(110)、力分解組件(120)、剛性梁(130)、載荷板(140)、實驗鋼箱梁(150)、千斤頂(160)、支架(170)、支座(180);其中,所述液壓伺服加載組(110)水平放置,兩側并行同時加載;所述剛性梁(130)位于所述液壓伺服加載組(110)和所述力分解組件(120)之間,加載過程中,合力需通過所述實驗鋼箱梁(150)的畸變中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載裝置,其中具有四塊所述載荷板(14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載裝置,所述力分解組件(120)包括:正交分解板(251)、滾軸(252)和滾筒(253),其可將水平加載力正交分解為沿箱梁各板元的切向分力。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載裝置,所述載荷板(140)承受所述滾筒(253)垂直擠壓力,通過與所述實驗鋼箱梁(150)間角焊縫(341)傳遞畸變荷載分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載裝置,四塊所述載荷板(140)呈中心對稱,加載時兩側所述滾筒應(253)與四塊所述載荷板(140)同時接觸,以提高實驗測量精度、減小誤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載裝置,加載過程中,通過調整所述千斤頂(160),使得所述液壓伺服加載組(110)、所述力分解組件(120)、所述剛性梁(130)及所述實驗鋼箱梁(150)等截面中心應處于同一高度,以避免由高差產生的扭轉變形。
7.一種畸變荷載下鋼箱梁結構的實驗加載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驟:
(1)預備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畸變荷載下鋼箱梁結構的實驗加載裝置,其中液壓伺服加載組(110)水平放置;
(2)在所述液壓伺服加載組(110)的兩側并行同時加載,包括:
在加載過程中,合力通過實驗鋼箱梁(150)的畸變中心;
通過調整千斤頂(160),使得液壓伺服加載組(110)、力分解組件(120)、剛性梁(130)及實驗鋼箱梁(150)的截面中心處于同一高度,以避免由高差產生的扭轉變形;
四塊載荷板(140)呈中心對稱,加載時兩側滾筒應(253)與四塊載荷板(140)同時接觸,以提高實驗測量精度、減小誤差;
使載荷板(140)承受滾筒(253)垂直擠壓力,通過與所述實驗鋼箱梁(150)間角焊縫(341)傳遞畸變荷載分量;
在加載過程中,實時監測實驗鋼箱梁(150)的畸變中心側移量,從而有效控制兩側液壓伺服加載組(110)的推進速度與加載力。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加載方法,其還包括:
通過增加板厚或隔板數量,使剛性梁(130)、力分解組件(120)及載荷板(140)具備較大剛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大學,未經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6011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