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控制粉末冶金高溫合金母合金中非金屬夾雜物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59985.4 | 申請日: | 2018-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616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章林;高小勇;曲選輝;陳曉瑋;宋利軍;欒益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B9/18 | 分類號: | C22B9/18;C22C1/02;C22C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廣友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張仲波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控制 粉末冶金 高溫 合金 中非 金屬 夾雜 方法 | ||
1.一種控制粉末冶金高溫合金母合金中非金屬夾雜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化學成分范圍包括《GB/T 14992-2005高溫合金和金屬間化合物高溫材料的分類和牌號》標準中的粉末冶金高溫合金以及其它非標準牌號粉末冶金高溫合金;具體工藝步驟為:
(1)原材料表面預處理:以塊狀純鎳、純鉻、純鈷、純鎢、純鉬、純鈮、純鋁、純鈦、純鐵、高純石墨以及硼、鋯作為原材料,各種原材料的純度均大于99.9%;金屬原材料在5vol.%鹽酸水溶液中進行預處理,去除表面氧化物,預處理時間為20~40min;將鹽酸處理后的各種金屬原材料放在無水乙醇中進行超聲處理,處理時間為10~20min;
(2)真空感應熔煉:按比例稱取步驟(1)中各種原材料,先將與O、N親和力較低的元素Ni、Cr、Co、W、Mo等金屬塊放入真空感應熔煉的坩堝中,進行熔煉;熔化后加入C、Nb、Ti、Al、B、Zr,最后澆注到鋼模中,得到自耗電極;坩堝材質為氧化鋁;
(3)真空電渣重熔:用質量比為0.9:1~1.1:1的CaF2與TiO2制備引弧劑;采用固態啟動;渣料配比為10~30wt.%CaO,10~30wt.%Al2O3,1~3wt.%TiO2,5~10wt.%MgF2,1~6wt.%CeO2,余量CaF2;渣料進行預熔處理,并機械粉碎成粒度為1~15mm的顆粒,然后鋪在結晶器底部;結晶器內徑為110~160mm;放入步驟(2)制備的自耗電極;抽真空至0.01~100Pa,然后充高純氬氣至0.01~0.06MPa;化渣起弧;引弧電流為800~1500A,正常冶煉電流為2000~3000A,電壓35~45V;將真空電渣重熔錠切成適當的大小,進行表面打磨或機械加工,去除氧化皮、渣皮,得到精料,為真空磁懸浮感應熔煉做準備;
(4)真空磁懸浮感應熔煉:將步驟(3)制備的抽真空至5×10-3Pa,然后充入高純氬氣至0.01Pa,該步驟重復三次以清洗真空室;進行熔化,熔化溫度為1350~1450℃,保溫時間為10~20min;
步驟(3)所述渣料含有MgF2和CeO2,其中MgF2可以降低渣系的熔點,有助于化渣;CeO2具有脫氧作用;將渣系原料進行配比和混合均勻,然后在1300~1700℃之間進行熔化,時間10~30min,確保液態渣料的均勻;倒入金屬模具內進行冷卻;篩分,粒度為1~15mm;使用前在600~800℃烘烤至少8h;渣料中MgO含量小于0.0010 wt.%;
步驟(2)所述真空感應熔煉步驟為:抽真空至5×10-1Pa ~5×10-3Pa,進行熔煉;待熔體熔清后加入C,精煉15~30min;加入強氮化物和氧化物形成元素Nb、Ti、Al,加熱至所加物料完全熔化;充氬氣到0.01~0.06MPa,加入易燒損和易揮發的微量元素B和Zr,同時進行攪拌,直至合金液再次完全熔化后澆注到鋼模中;鋼模內徑為70~110mm;
步驟(2)所述氧化鋁坩堝的MgO含量小于0.0010 wt.%;
步驟(4)所述真空磁懸浮感應熔煉,采用通水冷卻的方式進行快速凝固;然后將上端面的聚集狀夾雜物打磨或機加工去除;再進行一次真空磁懸浮感應熔煉,冷卻后去掉上端面的聚集狀夾雜物,得到內部夾雜物很少的粉末冶金高溫合金母合金;
所述粉末冶金高溫合金母合金中非金屬夾雜物的含量為0.25mg/k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科技大學,未經北京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5998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