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源網荷儲協調的電力系統優化調度及策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59661.0 | 申請日: | 2018-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939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1 |
| 發明(設計)人: | 羅松林;張鑫;李敬光;楊德玲;陳佳輝;曾遠方;張世斌;黃廣華;曾福至;郝乾嘯;黃忠輝;袁偉榮;陳景豪;陳鎮棠;袁浩文;林紫俊;周一峰;黎志山;黃昌庭;段孟雍;黃偉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東莞供電局 |
| 主分類號: | H02J13/00 | 分類號: | H02J13/00;H02J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張春水;唐京橋 |
| 地址: | 51006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向電連接 電力系統 分部控制 優化調度 設備層 決策層 信息交互 協調 總線 輸電網 配電網 導線電連接 分布式資源 供電可靠性 不確定性 分布控制 停電事故 運行成本 配電站 智能化 內源 自動化 電網 智能 轄區 概率 | ||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源網荷儲協調的電力系統優化調度及策略方法,包括基于源網荷儲協調的電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源網荷儲協調的電力系統分別與集中決策層、分部控制層和設備層通過導線電連接,所述集中決策層與分布控制層通過導線雙向電連接,所述分部控制層與設備層通過導線雙向電連接,所述集中決策層、分部控制層和設備層均與信息交互總線通過導線雙向電連接,所述信息交互總線與智能配電站通過導線雙向電連接。充分協調轄區內源儲荷等分布式資源,應對運行不確定性,從而建成自動化、智能化的主動配電網,對于輸電網,通過優化調度,降低電網運行成本,降低大停電事故發生的概率,提高供電可靠性,改善電能質量,提高運行的經濟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電力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基于源網荷儲協調的電力系統優化調度及策略方法。
背景技術
“源-網-荷-儲”協調互動是指電源、電網、負荷與儲能四部分通過多種交互手段,更經濟、高效、安全地提高電力系統的功率動態平衡能力,從而實現能源資源最大化的利用運行模式和技術,該模式使包含“電源、電網、負荷、儲能”整體解決方案的運營和運行模式,綜合考慮電源之間、源網之間、網荷儲之間的協調互動特性,將有助于克服清潔能源發電出力受環境和氣象因素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性、被動型問題,降低接納新能源電力給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的不利影響,從而增強系統接納新能源的能力,實現減少增數,是電網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此外,具有部分負荷響應特性的工業園等大用戶在未來以整體參與電網調度,可將其視為若干可控設備的集群,對于這種基于集群代理的源網荷儲進行協同調度,充分利用各種設備的互補特性,使得集群呈現整體并網特性,提升調控能力,實現友好并網。
現有的技術存在以下問題:
在柔性負荷激勵模型方面,雖然國內外有大量文獻針對柔性電力負參與電力系統運行調度的建模問題開展研究,但是涉及的柔性負荷模型精細化程度不高,只能大致反應不同種類的柔性負荷實際用電行為,不能準確刻畫柔性負荷的激勵響應潛力,其模型無法準確預計負荷參與需求相應后的用電曲線,也無法反應需求相應期間可能出現的部分時段用電反彈等問題,可能惡化需求相應效果,給電網調峰調頻帶來挑戰,因此需要針對具體柔性負荷的特點針對性的建立精細化的模型,從而充分掌握負荷的激勵響應特性,準確的針對電網需求調節負荷的用電;
配電網不同于輸電網,線路阻抗比較大,有功無功功率解耦條件不再滿足,必須有功無功同時協調;
目前,雖然源-源、源-網、網-荷-儲等方面已經開展了部分的研究,但是全面考慮源網荷儲四個要素的輸電網級的有功調度策略還沒有得到充分研究,且未來可再生能源和負荷側的雙側不確定性對現有的調度模式帶來了巨大挑戰。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基于源網荷儲協調的電力系統優化調度及策略方法,基于源網荷儲協調的電力系統優化調度將充分發揮網內各類資源的互補調控能力,實現源、網、荷、儲、社會等多方利益主體的共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基于源網荷儲協調的電力系統優化調度及策略方法,包括基于源網荷儲協調的電力系統,所述基于源網荷儲協調的電力系統分別與集中決策層、分部控制層和設備層通過導線電連接,所述集中決策層與分布控制層通過導線雙向電連接,所述分部控制層與設備層通過導線雙向電連接,所述集中決策層、分部控制層和設備層均與信息交互總線通過導線雙向電連接,所述信息交互總線與智能配電站通過導線雙向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集中決策層包括源網荷儲協調控制主站和配電自動化調度主站。
優選的,所述分布控制層包括配電自動化終端和源網荷儲協調控制終端。
優選的,所述設備層包括配電設備和分布式能源,且分布式能源包括光伏系統、儲能系統和充電樁。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東莞供電局,未經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東莞供電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596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光伏電站自動監控云平臺及系統
- 下一篇:一種具有涌流抑制功能的智能操作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