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化纖紡織布的染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58114.0 | 申請日: | 2018-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030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偉 |
| 主分類號: | D06P1/41 | 分類號: | D06P1/41;D06L1/14;D06L4/23;D06M15/333;D06M15/1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化纖紡織 染色 化纖布 漿處理 染料 水槽 微波加熱室 擴散 固色反應 加熱烘干 受熱均勻 漂白池 熱損失 漂白 布放 定型 溶解 纖維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化纖紡織布的染色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將待染色的化纖紡織布通過機械定型,然后置于水槽中進行褪漿處理,再將褪漿處理后的化纖紡織布放入到漂白池中進行漂白處理。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微波加熱室的加熱烘干方式,使得染料在纖維中的擴散和固色反應速度大大提高,加快染料的溶解和擴散,同時化纖布的受熱均勻,升溫速度大大加快,設備的熱損失大大降低,使得化纖布的染色質量得到大大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化纖紡織布染色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化纖紡織布的染色方法。
背景技術
化纖紡織布在現有的紡織行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化纖布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化纖布在加工的過程中重要的環節是染色,只有保證化纖布的染色質量,才能使得化纖布得到更多的使用需求。現有的化纖紡織布的染色方法通過載體加高溫的烘干方式進行烘干,使得染料在纖維中的擴散和固色反應速度低,染料的溶解和擴散慢,化纖布的受熱不均勻,升溫速度慢,設備的熱損失高,因此需要一種新型的染色方法來解決現有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化纖紡織布的染色方法。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化纖紡織布的染色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待染色的化纖紡織布通過機械定型,然后置于水槽中進行褪漿處理,再將褪漿處理后的化纖紡織布放入到漂白池中進行漂白處理;
步驟2:將步驟1得到的漂白后的化纖紡織布進行圖案印染處理,先將化纖紡織布放入軟水中,升溫到40攝氏度后加入載體,然后繼續升溫到70攝氏度,在溫度升高到70攝氏度后的十分鐘內均勻加入陽離子染料染液,保溫5分鐘后加入甲酸調節染液的酸堿度,使得染液的酸堿度維持在5.0-5.5,然后將染液的升溫速率控制在每分鐘一攝氏度進行升溫,將溫度升高到110攝氏度,然后保溫一個小時,保溫后將染液排出;
步驟3:將染色后的化纖紡織布先水洗10分鐘,水洗之后進行排污,然后再將化纖紡織布進行10分鐘皂洗,皂洗時將水溫升高到90攝氏度,皂洗之后進行排污,排污之后繼續用30攝氏度水將化纖紡織布進行水洗,水洗完之后進行排污,排放的污水要集中收集,處理之后再進行排放;
步驟4:在經過水洗后對化纖紡織品進行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90攝氏度-105攝氏度;
步驟5:在烘干后的化纖紡織布上涂覆苯肼磺酸,對涂有苯肼磺酸的化纖紡織布在10攝氏度-20攝氏度下進行兩次碧紋染色;
步驟6:對染色后的化纖紡織品用80攝氏度-95攝氏度的熱水進行苯肼磺酸脫除處理,再經過兩次35攝氏度-45攝氏度的皂洗和兩次室溫的水洗,水洗產生的廢水進行集中收集,并進行過濾和化學處理后作為循環使用水使用,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步驟7:將水洗后的化纖紡織布進行壓榨脫水和施膠處理,然后將施膠后的化纖紡織布放入密閉的微波加熱室進行烘干;
步驟8:將烘干過程中產生的氣體進行收集,并通過無機物吸收液進行過濾,過濾之后再排入空氣中,避免無機化合物對空氣的污染。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1中的漂白用的漂白液成分為次氯酸鈉和次氯酸鈣。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中的載體為CindyeDNK。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3和步驟6中的皂洗用的皂洗劑加入量為每升兩克。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7中施膠用的施膠劑由聚乙烯醇和改性淀粉復配而成,施膠劑的濃度為百分之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偉,未經張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581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烏黑度棉織物的無水染色方法
- 下一篇:一種紡織面料染色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