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乏燃料水池事故后自發電冷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56221.X | 申請日: | 2018-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634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1 |
| 發明(設計)人: | 魏川清;譚璞;邵慧超;張立德;帥劍云;張守杰;李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21C15/18 | 分類號: | G21C15/18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張艷美;侯柏龍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上步中路***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燃料 水池 事故 發電 冷卻系統 | ||
1.一種乏燃料水池事故后自發電冷卻系統,用于事故后對乏燃料水池進行補水,其特征在于,包括:
熱量回收裝置,用于回收所述乏燃料水池產生的熱水;
轉化裝置,用于將所述熱量回收裝置回收的熱水產生的熱能轉化為電能;
事故補水裝置,所述轉化裝置為所述事故補水裝置供電,使得所述事故補水裝置為所述乏燃料水池進行補水,
所述熱量回收裝置設有高溫水出口和低溫水出口,所述高溫水出口連通于所述轉化裝置,所述低溫水出口連通于所述事故補水裝置,
所述熱量回收裝置包括取水管線和吸收式熱泵,所述取水管線的一端用于連通所述乏燃料水池,所述取水管線的另一端連通于所述吸收式熱泵,所述吸收式熱泵設有所述高溫水出口和所述低溫水出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乏燃料水池事故后自發電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化裝置位于所述乏燃料水池底部的下方。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乏燃料水池事故后自發電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熱泵為第二類吸收式熱泵。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乏燃料水池事故后自發電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類吸收式熱泵的工作介質為溴化鋰或氨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乏燃料水池事故后自發電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化裝置包括閃蒸箱、與所述閃蒸箱連通的汽輪機和連接于所述汽輪機的發電機,所述熱量回收裝置處理后的熱水,溫度較高的熱水經所述高溫水出口進入所述閃蒸箱,所述閃蒸箱將其轉化為蒸汽推動所述汽輪機旋轉,以帶動所述發電機進行發電,溫度較低的熱水經所述低溫水出口進入所述事故補水裝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乏燃料水池事故后自發電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輪機與所述熱量回收裝置之間設有蒸汽回收管線。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乏燃料水池事故后自發電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補水裝置包括補水管線、補水泵和補水箱,所述補水泵置于所述補水箱中,所述補水管線的一端連通于所述補水泵,所述補水管線的另一端用于連通所述乏燃料水池。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乏燃料水池事故后自發電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水箱設置于地表以下。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乏燃料水池事故后自發電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補水裝置還包括長期補水管線和外部補水點,所述外部補水點的安裝位置高于所述補水箱設置,所述長期補水管線的一端連通于所述補水箱,所述長期補水管線的另一端連通于所述外部補水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56221.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環保垃圾焚燒爐
- 下一篇:電子封裝件及承載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