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石爐尾氣制乙二醇中低濃度硝酸溶液回收利用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55019.5 | 申請日: | 2018-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561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3 |
| 發明(設計)人: | 林濤海;李剛;劉敏;單芙蓉;陸俊;劉景剛;葉展;鄺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天智辰業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201/04 | 分類號: | C07C201/04;C07C20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832000 新疆維***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石 尾氣 乙二醇 濃度 硝酸 溶液 回收 利用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石爐尾氣制乙二醇中低濃度硝酸溶液回收利用的方法,來自DMO合成系統中循環壓縮機出口循環氣a中的NO與來自MN再生單元的低濃度硝酸溶液c中的甲醇和硝酸,在甲醇蒸汽伴熱的作用下,通過低濃度硝酸廢液的回收利用系統,反應生成亞硝酸甲酯和水。本發明解決了亞硝酸甲酯再生中副反應產生稀硝酸回收難的問題,有效的降低了亞硝酸甲酯再生中硝酸的含量。具有硝酸回收利用率高、經濟合理、工藝技術可行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技術領域,特別是電石爐尾氣制乙二醇中低濃度硝酸溶液回收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術
乙二醇(EG)是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傳統的制備方法采用“石油法”生產,近年來由于原油價格不斷攀升,而我國是一個“貧油、少氣、富煤”的國家。近年來,由合成氣制二甲醚、乙醇、乙二醇、多碳烯烴以及低碳混合醇等新工藝的研究開發也日益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以合成氣生產乙二醇工藝得到了空前的的發展。我公司結合本地資源優勢,利用原鹽、煤等優勢資源,發展循環經濟產業鏈,成功實現電石爐氣制乙二醇。
該工藝的第一步為CO偶聯反應制DMO (草酸二甲酯)。 CO偶聯反應制DMO是合成氣生產乙二醇工藝中的第一步。而這種工藝中亞硝酸甲酯(MN)的再生過程中由于副反應的存在,在塔釜液中會產生約含9%左右硝酸的溶液。在傳統工藝中這種含酸溶液需用堿中和,然后進行環保處理。這種含硝酸鹽、亞硝酸鹽的廢水組成復雜、毒性高,處理起來難度非常大。由于忽視廢水中氮氧化物的處理,環保成為煤制乙二醇項目投產后遇到的一個大難題,裝置因此不能正常生產運行。
硝酸的排出一方面增加了環保成本,另一方面導致DMO合成系統中的“氮源”(系統中MN+NO的統稱)損失。需要額外的向系統補入NO或者MN,使其運行成本較高,環保壓力大。因此發展新的對該廢水的處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來圍繞“煤制乙二醇”工藝中的含希硝酸廢水的處理,發展了一系列的方法。例如專利CN104945262A發展了一種催化甲醇還原稀硝酸制亞硝酸甲酯的方法,其以甲醇作為還原劑,在碳基催化劑催化作用下,將30-100℃,將稀硝酸還原為亞硝酸,亞硝酸與甲醇酯化,制備亞硝酸甲酯的方法。所用反應器為固定床,載氣為氮氣。另一專利申請CN107663152A公開了一種催化稀硝酸轉化制亞硝酸甲酯的方法。該方法以稀硝酸和甲醇為底物,在含氮的碳基催化劑的作用下,進一步反應,高選擇性轉化得到亞硝酸甲酯。采用連續的固定床反應器,在含氮的碳基催化劑作用下,促進硝酸還原為亞硝酸甲酯反應,催化劑中的氮組分有利于酯化過程進行。該兩種方法在處理低濃度硝酸時具有較好的效果,但需要使用大量催化劑。因此,發展新的稀硝酸廢液回收利用的方法,變廢為寶,不僅可以有效減小環境污染,而且可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了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不使用催化劑即可實現低濃度硝酸溶液回收利用的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石爐尾氣制乙二醇中低濃度硝酸溶液回收利用的方法,來自DMO合成系統中循環壓縮機出口循環氣a中的NO與來自MN再生單元的低濃度硝酸溶液c中的甲醇和硝酸,在甲醇蒸汽伴熱的作用下,通過低濃度硝酸廢液的回收利用系統,反應生成亞硝酸甲酯和水。
所述的電石爐尾氣制乙二醇中低濃度硝酸溶液回收利用的方法,低濃度硝酸廢液的回收利用系統包括依次相連的硝酸凈化液精濾器(4)、硝酸凈化進出料換熱器(5)、硝酸凈化塔給料罐(2)、硝酸凈化塔液循環泵(3)、硝酸凈化塔(1);在硝酸凈化塔下部采用甲醇蒸汽伴熱,設有甲醇冷凝液輸送泵(7)和硝酸凈化塔阻氣排液器(6)與硝酸凈化塔相連接。
所述的電石爐尾氣制乙二醇中低濃度硝酸溶液回收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①來自DMO合成系統中循環壓縮機出口循環氣(a),通過流量調節后通入硝酸凈化塔下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天智辰業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新疆天智辰業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5501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