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紡織品抗菌的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53318.5 | 申請日: | 2018-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221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斌;徐衛林;李林峰;何加浩;黎俊妤;林曉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紡織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6M10/06 | 分類號: | D06M10/06;D06M11/44 |
| 代理公司: | 武漢宇晨專利事務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鋒 |
| 地址: | 4302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前驅體 紡織品 紡織品表面 紡織品抗菌 氧化鋅層 鋅源 氧源 機械性能 等離子體增強原子層沉積 等離子體 抗菌紡織品 電暈處理 改性處理 交替循環 抗菌效果 反應室 涂覆 制備 曝光 污染 應用 保證 | ||
1.一種紡織品抗菌的處理方法,包括對紡織品抗菌處理中的電暈處理和原子層沉積反應處理,其特征在于:將電暈處理后的紡織品置于原子層沉積反應室,再將鋅源前驅體和氧源前驅體時序性地交替通入反應室內,其中,鋅源前驅體脈沖時間為5~20毫秒,反應時間為8~25秒,清洗時間為5~20秒,氧源前驅體脈沖時間為5~20毫秒,反應時間為8~25秒,清洗時間為8~25秒,同時利用等離子體反應器將氬氣放電產生等離子體,并隨鋅源前驅體或氧源前驅體一同通入反應室內,其中,反應室溫度為10~60攝氏度,前驅體溫度均為10~30攝氏度,通過對前驅體活化,增強紡織品與前驅體的反應活化能,使前驅體與紡織品表面的羥基進行化學吸附反應,經過交替沉積10~60次循環,在電暈處理后紡織品表面以化學鍵連接的形式生成抗菌氧化鋅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紡織品抗菌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紡織品為天然纖維或化學纖維或由纖維制成的紗線或織物。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紡織品抗菌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鋅源前驅體為二乙基鋅或乙酸鋅中的一種;氧源前驅體為去離子水或氧等離子體中的一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紡織品抗菌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氬氣為高純氬氣,純度為99.99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紡織大學,未經武漢紡織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5331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