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連排充電按摩椅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53077.4 | 申請日: | 2018-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764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9 |
| 發明(設計)人: | 米更林;楊恩見;荊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暢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H1/00 | 分類號: | A61H1/0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電 按摩椅 按摩座椅 扶手 座椅支架 按摩椅背 連排 座椅 按摩 智能移動終端實現 終端服務設備 充電功能 深度功能 有效結合 座椅平臺 放松 挖掘 | ||
本發明屬于終端服務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連排充電按摩椅,包括座椅支架、若干充電扶手和若干按摩座椅,各充電扶手安裝于座椅支架上,按摩座椅包括按摩椅座和按摩椅背,各按摩椅座安裝于座椅支架上,各按摩椅座分別位于相鄰的兩充電扶手間,各按摩椅背分別安裝于各按摩椅座上。如此按摩座椅和充電扶手便實現了基于座椅支架的有效結合,使得坐于按摩座椅上的使用者不但能夠在按摩座椅的按摩椅背和按摩椅座的作用下得到按摩放松,還能夠借助于充電扶手來為自己的智能移動終端實現充電。如此,本發明的連排充電按摩椅便實現了對基于座椅的按摩和充電功能的高度結合,充分利用了座椅平臺,實現了對傳統充電座椅的深度功能挖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終端服務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連排充電按摩椅。
背景技術
在車站等公共場所,常常有大量排椅存在,以為人們提供休憩之處。而隨著人們對智能移動終端的依賴度升高。在一些大型車站等公共場所中,其排椅上往往安設有便捷式充電模塊以為智能移動終端提供充電服務。
目前,將充電設施與座椅等坐具相結合而成的充電座椅已存在。但其在具有座椅固有的坐靠功能的基礎上,也僅具有單純的充電功能,沒有充分利用座椅平臺,對其功能性進行充分拓展,如此便導致現有的充電座椅的功能性仍舊較為單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排充電按摩椅,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充電座椅未能夠充分利用座椅平臺,對其功能性進行拓展,導致其功能較為單一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連排充電按摩椅,包括座椅支架、若干充電扶手和若干按摩座椅,各所述充電扶手均安裝于所述座椅支架上并相互間隔設置,各所述按摩座椅均包括按摩椅座和按摩椅背,各所述按摩椅座均安裝于所述座椅支架上,且各所述按摩椅座分別位于相鄰的兩所述充電扶手之間,各所述按摩椅背分別安裝于各所述按摩椅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座椅支架包括橫截面呈三角形的支撐梁和若干腳架,各所述按摩椅座和各所述充電扶手均安裝于所述支撐梁上,各所述腳架均安裝于所述支撐梁的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座椅支架還包括若干連接組件,各所述連接組件分別固定連接于各所述按摩椅座和所述支撐梁之間。
進一步地,各所述連接組件均包括兩連接件,兩所述連接件的下端固定安裝于所述支撐梁上,兩所述連接件的上端固定連接于所述按摩椅座的下端。
進一步地,兩所述連接件均包括安裝部,所述安裝部的下端凸起延伸形成有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所述第一安裝板和所述第二安裝板相對設置并形成有夾角,所述第一安裝板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支撐梁的一側梁壁上,所述第二安裝板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支撐梁的相對另一側梁壁上,各所述按摩椅座分別設于各所述安裝部的上端。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梁與各所述第一安裝板和各所述第二安裝板相配合的相對兩側的梁壁的下端均折彎形成有水平裝配片,各所述第一安裝板和各所述第二安裝板的下端均相應地折彎形成有水平安裝片,各所述水平裝配片和對應的各所述水平安裝片均通過鎖緊螺栓實現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地,兩所述連接件均還包括裝配部,各所述裝配部分別一體成型于各所述安裝部的上端,各所述按摩椅座分別安裝于對應的兩所述裝配部上。
進一步地,各所述按摩椅座的下端均開設有兩裝配槽,各所述裝配部分別嵌設于對應的各所述裝配槽中。
進一步地,各所述連接組件還均包括支撐件,所述支撐件的下端固定安裝于所述支撐梁上,且所述支撐件位于相鄰的兩所述連接件之間,所述支撐件的上端抵接于所述按摩椅座的下端。
進一步地,各所述支撐件均包括折板部和支撐部,所述折板部的兩折板段分別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支撐梁的相對兩側梁壁上且位于相鄰的兩所述安裝部的所述第一安裝板和所述第二安裝板之間,各所述支撐部分別安裝于各所述折板部上,且各所述支撐部的上端分別抵接于各所述按摩椅座的下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暢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經暢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5307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