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商用車駕駛室上下梁綜合檢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51107.8 | 申請日: | 2018-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380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8 |
| 發明(設計)人: | 戢運清;戢運福;張學清;戢金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十堰市雄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5/00 | 分類號: | G01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遠 |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底板 檢驗桿 夾具座 檢測 商用車駕駛室 綜合檢具 固定栓 固定臺 檢驗臺 上下梁 駕駛室 頂部中間位置 夾板 檢驗位置 交錯設置 兩側設置 螺紋連接 軸承連接 檢驗板 檢驗 觀察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商用車駕駛室上下梁綜合檢具,包括檢測底板,所述檢測底板的頂部兩端均設置有固定臺,且兩個固定臺頂部相互遠離的一側均設置有限位板,所述檢測底板的頂部兩側均設置有夾具座,且夾具座的一側螺紋連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位于夾具座內部的一端通過軸承連接有夾板,所述檢測底板的頂部中間位置設置有主檢驗臺,且檢測底板的頂部兩側設置有交錯設置的副檢驗臺。本發明中,推動第一檢驗桿、第二檢驗桿和檢驗板推運動到檢驗位置,在駕駛室梁尺寸出現異常時,相應的第一檢驗桿、第二檢驗桿運動不到位,檢驗人員可以快速的觀察到駕駛室梁尺寸不合格的部位,顯著的提高檢驗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商用車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商用車駕駛室上下梁綜合檢具。
背景技術
商用車,是在設計和技術特征上是用于運送人員和貨物的汽車。商用車包含了所有的載貨汽車和9座以上的客車,分為客車、貨車、半掛牽引車、客車非完整車輛和貨車非完整車輛,共五類,商用車駕駛室上下梁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校驗檢測,保證其質量。
商用車駕駛室上下梁由于是異形結構,梁的表面焊接有許多的安裝結構,在檢驗過程中,將駕駛室梁放置在綜合檢具上固定,逐一檢驗梁的表面焊接結構和主體結構的尺寸,但是,現有的商用車駕駛室上下梁綜合檢具結構固定,只能對一種梁進行檢測,應用范圍低,同時,檢驗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逐一比對,檢驗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商用車駕駛室上下梁綜合檢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商用車駕駛室上下梁綜合檢具,包括檢測底板,所述檢測底板的頂部兩端均設置有固定臺,且兩個固定臺頂部相互遠離的一側均設置有限位板,所述檢測底板的頂部兩側均設置有夾具座,且夾具座的一側螺紋連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位于夾具座內部的一端通過軸承連接有夾板,所述檢測底板的頂部中間位置設置有主檢驗臺,且檢測底板的頂部兩側設置有交錯設置的副檢驗臺,所述主檢驗臺和副檢驗臺的一側均設置有伸縮氣缸,且伸縮氣缸的活動桿頂部均通過螺栓連接有活動座,所述活動座的內部鉸接有橫截面為Z型結構的檢驗桿,所述主檢驗臺和副檢驗臺的底部均通過螺栓連接有撐架,且撐架、固定臺、夾具座和伸縮氣缸的底部均通過螺栓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頂部四角均螺紋連接有安裝栓,所述主檢驗臺的頂部另一側通過螺栓連接有擋板,且擋板的頂部通過螺栓連接有兩個副伸縮氣缸,且兩個副伸縮氣缸的活動桿端部均通過螺栓連接有檢驗板推,所述檢測底板的兩側均焊接有側板,且兩個側板的底部兩端均通過螺栓連接有安裝底座。
優選的,所述固定臺的頂部焊接有支撐板,且支撐板的一側螺紋連接有調節栓,調節栓的一端通過軸承與限位板連接。
優選的,所述檢測底板的頂部開設有等距離分布的定位螺紋孔,且安裝板通過安裝栓和定位螺紋孔與檢測底板穩固連接。
優選的,所述夾具座的底部內壁開設有限位槽,且夾板的底部與限位槽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檢驗頭包括第一檢驗桿和第二檢驗桿,且第一檢驗桿的端部為流線型結構,第二檢驗桿的端部為U型結構。
優選的,所述主檢驗臺和副檢驗臺的頂部位于第二檢驗桿下方位置均開設有檢驗通孔。
優選的,所述伸縮氣缸和副伸縮氣缸均通過開關連接有PLC控制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提出的商用車駕駛室上下梁綜合檢具,利用兩個限位板將待檢測的駕駛室梁兩端推擠限位,利用夾板和夾具座將待檢測的駕駛室梁夾持固定,通過PLC控制器和氣源系統控制伸縮氣缸和副伸縮氣缸動作,推動第一檢驗桿、第二檢驗桿和檢驗板推運動到檢驗位置,在駕駛室梁尺寸出現異常時,相應的第一檢驗桿、第二檢驗桿運動不到位,檢驗人員可以快速的觀察到駕駛室梁尺寸不合格的部位,顯著的提高檢驗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十堰市雄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十堰市雄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5110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