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離子液體萃取回收有機溶劑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50986.2 | 申請日: | 2018-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971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秦磊;陳亮;蔡立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D11/04 | 分類號: | B01D11/04;B01D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子 液體 萃取 回收 有機溶劑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離子液體萃取回收有機溶劑的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以所選離子液體對含有機溶劑和水的混合液進行萃取,將獲得的萃取相進行精餾后,塔頂產品進一步脫水,最終獲得高純度且滿足溶劑循環套用要求的有機溶劑產品。本發明所述離子液體對有機溶劑的選擇性大,萃取效率高,最終可獲得的有機溶劑產品純度高于99.8%,含水量低于200ppm的產品,達到有機溶劑循環套用的標準。所用溶劑和工藝綠色,操作簡便,有利于工業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廢溶劑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離子液體為核心萃取劑,對回收液中有機溶劑萃取回收并精餾脫水精制的過程,以最終獲得高純度的有機溶劑產品。
背景技術
有機溶劑種類繁多,在化工生產中使用廣泛,是現代生產必不可少的一類物質,不僅可以充當化學反應的原料,還可以充當反應過程的介質、催化劑,促進化學反應的進行。涂料行業、醫藥生產行業、纖維紡絲行業等等過程中都會使用大量的有機溶劑。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亞砜、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這四類溶劑不僅對水有很好的溶解性,而且對聚合物,乳液等也都有非常好的溶解能力,因而在聚合紡絲,藥物合成,涂料加工中都有非常廣的使用。
例如在紡絲過程中,特別是濕法紡絲過程中,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常作為腈綸、氯綸、芳綸和聚酰亞胺聚合生產過程中的溶媒。而二甲基亞砜是制備碳纖維的助溶劑。在醫藥行業,如碘胺嘧啶、強力霉素、可的松的醫藥合成中,都會大量使用上述幾種溶劑作為藥物合成過程中的助溶劑。在涂料行業,為了更好的溶解涂料的聚合物成分,具有更好溶解能力的這四類溶劑也經常被用到。上述過程中都會產生大量的有機溶劑待回收液。如果這部分高價值的非質子化有機溶劑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不僅將造成溶劑資源的大量浪費,提升企業的生產成本,更會給環境帶來一定的危害。因此,對其回收方法的研究就非常的有理論和實際意義。
現在,針對上述有機溶劑回收液的處理方法主要有三種,其中蒸餾-精餾技術雖技術可行,如報道的專利文獻CN 101462977 B、CN 102030672 A、CN 102225904 B、CN103936646 B、CN 207210299 U,但能耗巨大,特別是當處理低濃有機溶劑的回收液體系時,能耗問題尤為突出。而膜分離技術,對該類有機溶劑有較好的濃縮效果,如專利文獻CN102992502 A和CN 102993039 A,但對處理的原料有較高的要求,不能含有鹽和雜質,因而適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一種研究較多的回收技術為萃取-精餾技術。首先通過萃取將回收液中的有機溶劑富集到萃取劑中,將汽化焓大的溶劑水替換成其他有機溶劑,然后通過精餾技術回收有機溶劑和萃取劑,如專利文獻CN 101255122 A,CN105646271 A,CN105645501 A、CN 1317259 C等。
相比于其他方法,萃取-精餾技術的核心問題為萃取劑的選擇,其將對分離的效果和產品的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現在研究較多的萃取劑為含氯化合物,如專利文獻CN101255122 A,CN 105646271 A和CN 105645501 A。
總體而言,所用的萃取劑萃取效率不高,使得整體的工藝流程較為繁瑣,而有些萃取劑存在一定的環保問題,也不適合工業化使用。所以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開發一種新的針對有機溶劑回收液的回收工藝。特別是高效的萃取劑就顯得非常重要,也是本發明的意義所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離子液體萃取回收有機溶劑的方法,以及使用該工藝方法獲得的高純度且能滿足生產套用要求的有機溶劑的操作方法。本發明萃取過程選擇性高,工藝流程簡單,能耗低,采用綠色離子液體溶劑,工藝環保,可再生利用,有利于工業生產。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達到: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包括如下步驟:用離子液體對含有機溶劑和水的混合液進行萃取,將獲得的萃取相精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5098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備金屬粉體的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萃取-精餾法回收有機溶劑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