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49785.0 | 申請日: | 2018-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781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婷婷;曹陽;莊夢斐;譚麗;杜塵;周曉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4 | 分類號: | A61K36/9064;A61P15/00;A61K33/14;A61K35/6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 地址: | 200437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子宮 內膜 異位癥 中藥 組合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由紅藤、丹皮、丹參、米仁、牡蠣、延胡索、川楝子、續斷、菟絲子、仙靈脾、巴戟天、路路通、紫石英、石楠葉、皂角刺、桑寄生、砂仁組成,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中藥組合物的應用。在臨床實驗中,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能顯著緩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精力及情感職能,相比西藥組,有明顯優勢;在大鼠模型實驗中,發現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可以抑制VEGF和SPARC表達,從而可以影響異位內膜周圍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異位內膜的生長,使其萎縮;本發明中藥易于取材,成本低,療效高,為純中藥制劑,無毒副作用,易于被患者接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s)是婦科常見的疑難疾病和慢性疾病,是指有活動功能的子宮內膜出現于子宮內壁以外的部位,在身體其他部位生長。發病部位以卵巢、子宮骶骨韌帶、子宮直腸窩為多見,其他如陰道、宮頸、陰道直腸隔、輸卵管、外陰、鼠蹊部、臍部、剖宮產腹部切口、側切傷口、甚至在肺、腦膜等處出現異位病灶。影響了10%~15%生育期婦女的健康和生活質量,且發病率有明顯升高的趨勢。該病臨床表現復雜多變,極具侵襲性和復雜性,主要臨床特征是慢性盆腔疼痛、性交痛和不孕。EMs雖為良性疾病,但具有良性腫瘤的生物學特性和向惡性腫瘤轉化的惡性變傾向。
目前,EMs的發病機制仍不清楚,按照經血逆流的理論,在異位病灶的形成過程中,異位子宮內膜必須要經過“黏附-侵襲-血管形成”3個過程,其中血管形成是其種植后生長的必要條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是一種關鍵的血管形成刺激因子,異位內膜的種植依賴新生血管的形成和生長,與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基因和腫瘤的浸潤和轉移密切相關,并通過與VEGF的相互作用參與血管形成。EMs的西醫治療戰略是卵巢抑制,目前除根治性手術外,尚無一種理想的根治方法,無論是藥物治療抑或保守性手術均有相當高的復發率和副作用。中藥作用于EMs的臨床療效得到廣泛認同,其最大優勢是對卵巢功能無抑制作用。
近幾年來,許多中醫婦科學者根據本病臨床癥狀與體征的特點參諸歷代中醫文獻有關痛經、瘕、不孕等論述,提出對本病的認識并在治療方法上做了深入有益的研究。普遍認為瘀血阻滯是EMs的主要病機。可表現為氣滯血、閼寒凝血、閼熱郁血、閼氣虛血閼等不同證型。在治療上以活血化閼基本治法,依據辨證的不同,分別提出活血化、閼溫經法、閼清熱化、閼化閼通脈、補腎化、閼疏肝活血、益氣活血等法。
中國專利文獻201310401962.3公開了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中藥組合物,中藥組合物中各種原料藥的重量份數比為:鹿角片、菟絲子、仙靈脾、當歸、川芎、赤芍、炒白芍、莪術、三棱、半枝蓮、茯苓、白毛委陵菜、薏苡仁、延胡索、蒲黃、乳香、沒藥、片姜黃、夏枯草、丹參、桂枝、丹皮、小茴香、艾葉、木香、葫蘆巴、貓爪草、紅藤、五靈脂、補血草、劉寄奴和山慈姑;該發明具有補腎活血、化瘀消癥,理氣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主治子宮內膜異位癥;且制作工藝簡便,毒副作用小且給藥方便,藥劑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的新藥;能直達病灶,治愈時間短,治愈后不易復發。中國專利文獻201210310669.1公開了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復方中藥,它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生蒲黃8~12份、五靈脂8~12份、血竭1~3份、生黃芪12~20份、川斷8~12份、炙沒藥8~12份、延胡索8~12份、川楝子8~12份;該發明還公開了上述復方中藥的制備方法及應用;該發明的復方中藥發揮了中醫藥治病多靶點的優勢,通過藥物抑制大鼠子宮內膜異位癥模型中異位子宮內膜發展的實驗觀察,發現該發明的中藥復方可以在抑制異位子宮內膜組織中細胞增殖、血管生成與侵襲,降低腹腔液中炎性細胞因子水平等方面抑制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展。但是關于本發明所述中藥組合物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目前還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上述中藥組合物的用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未經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497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