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區塊鏈的大數據授權存證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47902.X | 申請日: | 2018-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866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魏凱;馮橙;楊白雪;姜春宇;卿蘇德;閆樹;劉寒;劉成成;馬鵬瑋;王妙瓊;王卓;張奕卉;張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謝安昆;宋志強 |
| 地址: | 10019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區塊 數據 授權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區塊鏈的大數據授權存證方法和系統,技術方案為:數據提供方和數據使用方均作為聯盟鏈節點接入到聯盟鏈,當用戶設備向數據使用方發出業務請求時,數據使用方向用戶設備請求授權,用戶設備將授權信息發送到聯盟鏈管理子系統,由聯盟鏈管理子系統將該授權信息發送到數據提供方,從而數據提供方根據該授權信息將數據提供給數據使用方使用,同時將授權存證信息返回給聯盟鏈管理子系統進行基于區塊鏈的存儲操作。本發明可以保證用戶授權信息在傳遞過程中不被篡改,避免因向非法數據中間商授權而對大數據的流通造成安全隱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區塊鏈的大數據授權存證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大數據經過多年的發展日新月異,然而大數據產業所產出的價值遠未達預期,被譽為信息社會“鉆石礦”的大數據,目前實現的價值卻是“鐵礦”、“銅礦”甚至是“垃圾礦”。我國大數據的四大來源:政府、企業、社會、個人,但是這些大數據在對外開放共享上均存在流通不暢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眾多企業基于信息安全考慮,不敢開放數據,從而制約了數據的流通,進而抑制了大數據的產出價值的實現。
參見圖1,圖1是現有技術電信大數據授權流程圖,該流程圖以應用最廣的金融征信場景為例。當用戶向金融機構申請業務時,金融機構需要獲取用戶授權,并將用戶授權經過金融機構層層傳遞到電信運營商,電信運營商獲得用戶授權后,將用戶名、通信信息、在網時長、通信圈等電信大數據信息等用戶信息反饋給金融機構。
在圖1所示的電信大數據授權流程中,存在以下兩類風險:
1)授權信息被篡改風險。在實際業務運作中,用戶申請業務的金融機構1并非是一級運作,其背后往往擁有多家金融機構來支撐,因此,用戶授權信息的傳遞從金融機構1——金融機構2——金融機構N。此層層傳遞用戶授權信息的過程中,無法保證用戶授權信息不被篡改。
2)數據安全隱患。授權沒有一個統一的出口,三家運營商也有諸多電信大數據代理公司,如果金融機構N選擇未選擇正規運營商,而是選擇非法的數據中間商,則會對大數據的流通帶來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區塊鏈的大數據授權存證方法和系統,能夠確保用戶授權信息不被篡改,避免因向非法數據中間商授權而對大數據的流通造成安全隱患。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區塊鏈的大數據授權存證系統,所述大數據授權存證系統包括:用戶設備、聯盟鏈管理子系統,以及作為聯盟鏈節點接入聯盟鏈管理子系統的數據使用方和數據提供方;
所述用戶設備,用于向數據使用方發出業務請求,接收數據使用方返回的授權請求,根據該授權請求向聯盟鏈管理子系統發送授權信息;
所述數據使用方,用于接收用戶設備的業務請求,返回授權請求給用戶設備;用于接收數據提供方發送的用戶數據,并使用所述用戶數據;
所述聯盟鏈管理子系統,用于接收用戶設備的授權信息,將用戶設備的授權信息發送到數據提供方,接收數據提供方返回的授權存證信息,將該授權存證信息存入區塊鏈;
所述數據提供方,用于接收聯盟鏈管理子系統發送的來自用戶設備的授權信息,根據該授權信息將用戶數據發送到數據使用方,并向聯盟鏈管理子系統發送授權存證信息。
一種基于區塊鏈的大數據授權存證方法,應用于大數據授權存證系統,所述大數據授權存證系統包括:用戶設備、聯盟鏈管理子系統,以及作為聯盟鏈節點接入聯盟鏈管理子系統的數據使用方、數據提供方,該方法具體應用于聯盟鏈管理子系統,包括:
接收用戶設備在接收到數據使用方的授權請求后發送的授權信息,其中,數據使用方是基于用戶設備的業務請求發出的授權請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未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4790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