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除硫劑除硫效果評價裝置及評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45651.1 | 申請日: | 2018-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899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曾浩;劉青龍;劉晶;李曉東;張文昌;苗宏;彭睿;胡曉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3/00 | 分類號: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郭佳效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效果 評價 裝置 方法 | ||
1.一種除硫劑除硫效果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向一密閉的循環回路中加入一定質量的工作液體和硫化氫試驗氣,使工作液體和硫化氫試驗氣在該循環回路內循環流動形成氣液混合流體,檢測氣液混合流體的氣體成分中硫化氫氣體的濃度,記為除硫前硫化氫濃度M1;然后向循環回路中加入除硫劑,經循環流動后形成含除硫劑的氣液混合流體,檢測含除硫劑的氣液混合流體的氣體成分中硫化氫氣體的濃度,記為除硫后硫化氫濃度M2,由M1和M2對除硫劑的除硫效果做出評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硫劑除硫效果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回路通過以下方法構建:以一主容器為循環回路主體,以一位于該主容器外的外通道為外循環通道,將主容器的出口與該外通道的入口相連通,并將外通道的出口與主容器的液體入口相連通,構建所述循環回路。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除硫劑除硫效果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內外套裝布置的內井筒和外井筒構建主容器,內井筒和外井筒之間形成混合腔,由內井筒向主容器內通入工作液體,向混合腔內通入硫化氫試驗氣,工作液體和硫化氫試驗氣在混合腔內混合、流動,再由外井筒上的溢流口流向所述外通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除硫劑除硫效果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式評價除硫劑的除硫能力:
S=(M1m1-M2m2)/N;
式中,S為除硫劑的除硫能力,單位為ppm;M1為除硫前硫化氫濃度,單位為ppm;M2為除硫后硫化氫濃度,單位為ppm;m1為加入除硫劑前工作液體的質量,單位為kg;m2為m1和除硫劑的質量之和,單位為kg;N為除硫劑的質量,單位為kg。
5.一種除硫劑除硫效果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擬井筒裝置,模擬井筒裝置包括內外套裝布置的內井筒、外井筒,內井筒、外井筒沿上下方向延伸,外井筒的上下兩端對應設有上密封端蓋、下密封端蓋,上密封端蓋上設有內井筒安裝孔,內井筒的下端由內井筒安裝孔伸入外井筒內,內井筒的底部高于下密封端蓋,內井筒、外井筒之間的環形空間連同內井筒的下端與下密封端蓋之間的空間形成混合腔;
內井筒的上端設置有注液口,內井筒的下端具有將內井筒內的液體排入混合腔內的導流口;模擬井筒裝置上還設置有向所述混合腔內通入硫化氫試驗氣的進氣口,以及用于混合腔內的液體溢流導出的溢流口;
所述注液口和所述溢流口之間連接有外循環管路,外循環管路上設置有硫化氫含量檢測裝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除硫劑除硫效果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內井筒的下端開口形成所述導流口。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除硫劑除硫效果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硫劑除硫效果評價裝置還包括硫化氫試驗氣儲存氣瓶,硫化氫試驗氣儲存氣瓶的氣體出口與所述進氣口相連通。
8.如權利要求5-7中任一項所述的除硫劑除硫效果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環管路上還連接有配液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4565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