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手機與其他顯示設備的交互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45646.0 | 申請日: | 2018-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563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9 |
| 發明(設計)人: | 姚慧敏;葛晨陽;侯曉琪;高亞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 | 分類號: | G06F3/01;G06F3/14;G06K9/00;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嬋 |
| 地址: | 71004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機 顯示設備 控制指令 人機交互 關節點 深度圖 手部 骨骼 追蹤 軌跡轉化 人體姿態 深度相機 直觀 傳遞 通信 | ||
本公開涉及一種手機與其他顯示設備的交互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00:通過手機中的深度相機獲取人體的深度圖;S200:利用所述人體的深度圖對人體的骨骼進行定位和追蹤;S300:從所述人體的骨骼中選取人體的手部的關節點進行追蹤,將手部的關節點運動的軌跡轉化為手機的控制指令來控制手機;S400:手機將所述控制指令傳遞到與其通信的其他顯示設備,實現了手機對其他顯示設備的控制。所述方法將通過其他顯示設備顯示人體姿態所要實現的功能,將手機的人機交互與其他顯示設備結合起來,使得人機交互的效果更加直觀和立體。
技術領域
本公開屬于圖像處理、自然交互和集成電路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手機與其他顯示設備的交互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自然和諧的人機交互方式是人類對操控機器的理想目標,使機器能讀懂人在自然狀態所傳遞的命令。利用圖像處理技術獲取深度信息進行三維圖像的實時識別及動作捕捉,使人能以表情、手勢、體感動作等自然方式與終端進行交互成為可能。深度感知技術是人機自然交互的核心技術,在機器視覺、智能監控、三維重建、體感交互、3D打印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已逐步從游戲機外設拓展到其它智能終端,包括智能電視、智能手機、PC/平板電腦、智能家電等,為用戶帶來“科幻”般的操控方式和全新的人機交互體驗。
利用肢體動作對手機進行信息交互具有方便,實用的特點。而基于結構光的主動深度感知使得人機交互更加穩定,流暢。將手機的人機交互與顯示其他顯示設備結合起來,使得人機交互的效果更加直觀和立體。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本公開提供了一種手機與其他顯示設備的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00:通過手機中的深度相機獲取人體的深度圖;
S200:利用所述人體的深度圖對人體的骨骼進行定位和追蹤;
S300:從所述人體的骨骼中選取人體的手部的關節點進行追蹤,將手部的關節點運動的軌跡轉化為手機的控制指令來控制手機;
S400:手機將所述控制指令傳遞到與其通信的其他顯示設備,實現了手機對其他顯示設備的控制。
本公開還提供了一種手機與其他顯示設備的交互裝置,包括:
三維深度感知單元:用于通過手機中的深度相機獲取人體的深度圖;
人體骨骼追蹤單元:利用所述人體的深度圖對人體的骨骼進行定位和追蹤;
人體手勢識別單元:從所述人體的骨骼中選取人體的手部的關節點進行追蹤,將手部的關節點運動的軌跡轉化為手機的控制指令來控制手機;
其他顯示設備顯示單元:手機將所述控制指令傳遞到與其通信的其他顯示設備,實現了手機對其他顯示設備的控制。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手機里的深度相機對人體的姿態進行感應,對人體的骨骼進行追蹤,從而進行人機交互,然后將手機感應到的人體動作轉化為手機的控制指令,然后執行相應的功能,手機通過通信協議與其他顯示設備進行通信,最后通過液晶屏顯示人體姿態所要實現的功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公開一個實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種手機與其他顯示設備的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公開一個實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種手機與其他顯示設備的交互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在一個實施例中,參見圖1,其公開了一種手機與其他顯示設備的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00:通過手機中的深度相機獲取人體的深度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456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信息處理裝置和信息處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SSVEP腦-機接口的異步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