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液晶曲面電視的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44809.3 | 申請日: | 2018-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679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8 |
| 發明(設計)人: | 姚蘇杭 | 申請(專利權)人: | 縉云國超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64 | 分類號: | H04N5/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14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上下延伸 連接體 滑槽 矩形塊 液晶 左右延伸 智能 滑動配合連接 第一滑塊 矩形板 背板 電視 經濟實用 前端端面 活動腔 聯動性 滑竿 內壁 對稱 開口 相通 | ||
1.一種智能液晶曲面電視的使用方法,其使用一種智能液晶曲面電視,所述一種智能液晶曲面電視包括矩形塊以及設置于所述矩形塊內上下延伸的活動腔,所述矩形塊后端端面固定連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連接體,所述第二連接體固定連接有位于所述矩形塊后端且左右延伸的塑性背板,所述塑性背板前端端面固定連接有位于所述第二連接體左右端相對稱且上下延伸的第一連接體,所述第一連接體固定連接有上下延伸的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內設有開口向前且左右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上下端內壁相通設有左右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內滑動配合連接有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之間固定連接有與所述第一滑槽滑動配合連接且上下延伸的滑竿,所述滑竿中部固定連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一連接塊,所述活動腔前端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后端端面嵌設有電動機,所述電動機輸出軸末端固定連接有第四直齒輪,所述活動腔底部內壁固定連接有位于所述固定塊后端且上下延伸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轉動配合連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一轉動軸,所述第一轉動軸前端末端固定連接有第三直齒輪,所述第一轉動軸后端末端固定連接有前后延伸的轉軸,所述轉軸前后兩端固定連接有擋板,所述轉軸中部設有螺紋,所述固定塊后端端面貫穿設有位于所述電動機左右端相對稱且前后延伸的擺動槽,所述活動腔左右端內壁貫穿設有前后延伸的擺動孔,所述擺動槽內鉸接配合連接有經所述擺動孔與所述第一連接塊銷連接且向后傾斜的擺動桿,所述擺動桿中部固定連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二連接塊,所述第二連接塊銷連接有經所述擺動孔向后傾斜的第一連桿,所述第一連桿之間銷連接有左右延伸且設有第一活動槽的活動塊,所述活動塊中心設有與所述螺紋螺紋配合連接且前后延伸的螺紋孔,所述活動腔底部內壁嵌設有位于所述支撐板前端的第二驅動器,所述第二驅動器輸出軸末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圓環,所述第一圓環內設有左右延伸的第一環形孔,所述第一環形孔內轉動配合連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三轉動軸,所述第三轉動軸后端末端固定連接有用以與所述第四直齒輪齒合連接的第五直齒輪,所述第三轉動軸前端末端固定連接有前后延伸的蝸桿,所述活動腔頂部內壁嵌設有位于所述支撐板前端的第一驅動器,所述第一驅動器輸出軸末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圓環,所述第二圓環內設有左右延伸的第二環形孔,所述第二環形孔內轉動配合連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轉動軸,所述第二轉動軸后端末端固定連接有用以與所述第三直齒輪齒合連接的第二直齒輪,所述第二轉動軸后端末端固定連接有用以與所述第四直齒輪齒合連接的第一直齒輪,所述活動腔底部內壁貫穿設有上下延伸且與其轉動配合連接的轉動桿,所述轉動桿上端末端固定連接有位于所述活動腔內用以與所述蝸桿齒合連接的渦輪,所述轉動桿下端末端固定連接有位于所述矩形塊下端的旋轉裝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首先,所述塑性背板處于直面狀態,所述活動塊位于所述轉軸最前端,所述第一連桿和所述擺動桿接近水平位置,所述滑竿位于所述第一滑槽遠離對稱端位置,所述第五直齒輪與所述第四直齒輪不齒合,所述蝸桿與所述渦輪不齒合,所述第二直齒輪與所述第三直齒輪不齒合,所述第一直齒輪與所述第四直齒輪不齒合,所述支架和所述第二連桿接近豎直位置,所述螺紋孔與所述螺紋桿齒合部分位于距離最短處,所述彈簧處于正常狀態,便于工作的順利進行;然后,用手撥動所述支架使得所述支架打開,扭動所述螺帽帶動所述螺紋桿沿所述螺紋孔進入所述螺紋孔內,繼而推動所述圓塊沿所述螺紋桿向上滑動,所述第二連桿也慢慢展開,直至所述彈簧被壓緊,所述支架被完全打開,此時,裝置便可通過所述支架支撐起來放置于桌面上,需要變換屏幕角度時,啟動所述電動機和所述第二驅動器,所述電動機帶動所述第四直齒輪轉動,所述第二驅動器使得所述第五直齒輪與所述第四直齒輪齒合,所述蝸桿與所述渦輪齒合,所述第四直齒輪帶動所述第五直齒輪轉動,所述第五直齒輪通過所述第三轉動軸帶動所述蝸桿轉動,繼而帶動所述渦輪轉動,繼而通過所述轉動桿帶動所述矩形塊轉動,繼而帶動所述第一直齒輪轉動,轉動至合適位置時,控制所述第二驅動器帶動所述第五直齒輪和所述蝸桿與所述第四直齒輪和所述渦輪各自脫離,需要屏幕由直面變曲面時,啟動所述第二連接體,所述第二連接體帶動所述第二直齒輪和所述第一直齒輪與所述第三直齒輪和所述第四直齒輪分別齒合,所述第四直齒輪帶動所述第一直齒輪轉動,所述第一直齒輪通過所述第二轉動軸帶動所述第二直齒輪轉動,繼而帶動所述第三直齒輪轉動,所述第三直齒輪通過所述第一轉動軸帶動所述轉軸轉動,繼而所述螺紋帶動所述螺紋孔向前移動,繼而通過所述第一連桿帶動所述擺動桿相互靠近,繼而帶動所述滑竿與所述第一滑槽向對稱端滑動并同時帶動所述矩形板前后移動,繼而使得所述塑性背板發生彎曲,需要曲面變直面時,控制所述螺紋帶動所述活動塊向后移動即可,便于實現屏幕曲面和直面的轉換;最后,控制所述電動機、所述第二驅動器、所述第一驅動器帶動所述活動塊位于所述轉軸最前端,帶動所述滑竿位于所述第一滑槽遠離對稱端,帶動所述塑性背板處于直面狀態且位于水平位置,將裝置恢復至初始狀態,便于下次使用;其中,本發明聯動性強,經濟實用,整個裝置內設有傳動機構和轉動機構,使得裝置的聯動性較強,同時又設有連桿機構,使得裝置在實現所需功能方面更有保障,除此之外,裝置中還添加了支架機構,利用對稱關系能夠更好的支撐起整個裝置,使得裝置在使用過程中更加的穩定,除了具有實用性外,還具有觀賞性,很有市場價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縉云國超電器有限公司,未經縉云國超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4480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