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3D打印材料及利用該3D打印材料的打印成型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44260.8 | 申請日: | 2018-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931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8 |
| 發明(設計)人: | 沈秋;楊夢橋;蔣展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惟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1/00 | 分類號: | B22F1/00;B22F3/22;B22F3/10;B33Y10/00;B33Y7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賈凱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打印材料 金屬粉末 粘結劑 重量份 成型 打印 聚丙烯 產品生產工序 金屬粉末原料 氧化聚乙烯蠟 有機溶劑脫脂 尺寸形狀 催化脫脂 環境友好 聚乙烯蠟 聚酯改性 燒結過程 石蠟 燒結 保質期 聚縮醛 模具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3D打印材料及利用該3D打印材料的打印成型方法,所述3D打印材料,以重量份數計,包括:金屬粉末65?80份;粘結劑20?35份;所述金屬粉末以重量份數計,包括:0.1?1μm金屬粉末10份?30份;1?5μm金屬粉末80份?90份;5?100μm金屬粉末100份?200份;所述粘結劑包括重量份數計的以下組分:石蠟10?40份、聚縮醛7?10份、聚酯改性蠟7?10份、聚乙烯蠟12?25份、聚丙烯20?40份和氧化聚乙烯蠟3?5份。本發明的3D打印材料對金屬粉末原料的要求低,保質期長、成本相對較低,配以本發明的打印成型方法無需使用模具,使得成本低廉,且在燒結過程中產品的線變化小,尺寸形狀變化小。此外,所使用的粘結劑對環境友好,無需使用有機溶劑脫脂或催化脫脂,直接燒結,減少產品生產工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3D打印材料及利用該3D打印材料的打印成型方法,屬于3D打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3D打印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是當前最熱門的新型制造技術。因其不需要模具,主要適用于小批量(甚至單件)、形狀復雜產品的快速制造。其核心技術主要集中在裝備和材料兩個方面。目前使用的材料主要有光固化性ABS類樹脂、石膏粉及其粘結劑、用于激光燒結的金屬粉末(品種很少)。ABS類樹脂、石膏粉制品,只能作為概念和裝飾用品,工業及生活實用價值不大,激光燒結金屬粉末,也只有鈦合金等少數幾種適用;上述用于打印的材料價格昂貴。這些因素都限制了3D制造的快速發展和產業化進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3D打印材料及利用該3D打印材料的打印成型方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3D打印材料,以重量份數計,包括:金屬粉末65-80份;粘結劑20-35份;
所述金屬粉末為鐵、鋁、銅、不銹鋼或鈦合金中的一種,以重量份數計,包括:0.1-1μm金屬粉末10份-30份;1-5μm金屬粉末80份-90份;5-100μm金屬粉末100份-200份;
所述粘結劑包括重量份數計的以下組分:石蠟10-40份、聚縮醛7-10份、聚酯改性蠟7-10份、聚乙烯蠟12-25份、聚丙烯20-40份和氧化聚乙烯蠟3-5份。
利用上述的3D打印材料的打印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制備金屬料漿:將以重量份數計的金屬粉末65-80份、粘結劑20-35份混合均勻制成金屬料漿;
S2、數據建模:利用三維軟件建立模型,將零件模型進行分層切片處理,層片厚度為0.05mm-0.25mm,得到零件的三維模型數據;
S3、3D打印:把零件的三維模型數據導入3D打印設備中,打印機噴嘴溫度為140-160℃,放入金屬料漿按照三維數據模型進行打印,分層打印后金屬料漿迅速冷卻凝固,逐層累積形成3D打印金屬坯體;
S4、燒結:將3D打印金屬坯體在800-1500℃溫度范圍內燒結1.5-4h,得到所需的金屬零部件。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還包括步驟S5,將燒結完成的金屬零部件自然冷卻至室溫。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步驟S4中燒結過程中,溫度上升速度為3-7℃。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步驟S1中金屬粉末和粘結劑通過高速混合機混合,混合溫度為50℃-60℃,混合時間為30min-45min,確保混合料無結團、無分層、均勻。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步驟S1中將以重量份數計的鐵粉65份、粘結劑20份混合均勻制成金屬料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惟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惟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4426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