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變電站工程臨建自動布局方法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41142.1 | 申請日: | 2018-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914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1 |
| 發明(設計)人: | 黃曉堯;陳梁金;湯億則;何欣;馬宇輝;屠鋒;梅峰;陳文翰;汪景;尹勛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50/06 | 分類號: | G06Q50/06;G06Q50/08;G06T1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310007***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變電站 工程 自動 布局 方法 系統 | ||
一種變電站工程臨建自動布局的方法和系統,通過三維建模軟件生成變電站三維模型;加載變電站三維模型坐標,基于模型坐標的起始點,創建臨建所在的目標區域;以所述目標區域為基準面,進行臨建組件的添加;進行臨建組件的三維數字化自動布局;將包含臨建組件的目標區域與所述變電站三維模型相結合;對所述變電站三維模型進行合理性檢查;展示變電站工程臨建布置三維數字化場景。本發明將三維模擬技術用于變電站建設項目全過程臨建規劃設計,提出了精確的臨建設施布置措施,既進行面積匹配檢測,又進行位置調整優化,提供了從投標到施工的現場布置設計,解決傳統設計方法繪制慢、不直觀、調整多的缺點,并避免施工后的環保、消防及安全隱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變電站設計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變電站工程臨建自動布局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我國建筑業規模巨大,長久以來,粗放式的建設方式導致在建設過程中對各參建單位的 各種管理約束流于形式。以施工總平面布置為例,目前通常采用傳統的CAD二維圖紙,如 遇到施工場地周圍復雜的情況,在CAD二維圖紙上難以表現完整的施工場地,再加上施工 場地內臨建管網、臨時施工設施的布置,單獨依靠二維圖紙及憑借施工人員的經驗來施工, 造成施工難度大,導致部分項目施工總平面布置不合理,給后續施工帶來困難,造成不必要 的損失。
在輸變電工程行業,目前國內輸變電工程施工仿真應用較少,尤其是在臨建設計方面, 幾乎是變電站施工設計方面的短缺部分。基于三維可視化仿真技術,在變電站施工前,施工 單位在設計臨時建筑,能夠在原有三維設計成果基礎上疊加施工設計三維臨建。然而國內對 于展示變電站工程臨建優化的布置三維數字化場景的研究應用尚屬空白。
為了徹底改變這種被動局面,更好地服務于智能電網建設,亟需能夠完整實現展示變電 站工程臨建布置三維數字化場景的技術。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的缺陷或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變電站工程臨建自動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1:通過三維建模軟件生成變電站三維模型;
步驟2:加載變電站三維模型坐標,基于模型坐標的起始點,創建臨建所在的目標區域;
步驟3:以所述目標區域為基準面,進行臨建組件的添加,所述臨建組件包括一個或多 個;
步驟4:進行臨建組件的三維數字化自動布局;
步驟5:將包含臨建組件的目標區域與所述變電站三維模型相結合;
步驟6:對所述變電站三維模型進行合理性檢查;
步驟7:展示變電站工程臨建布置三維數字化場景。
還提供了一種展示變電站工程臨建布局三維數字化場景的系統,其特征在于:
生成單元:通過三維建模軟件生成變電站三維模型;
創建單元:加載變電站三維模型坐標,基于模型坐標的起始點,創建臨建所在的目標區 域;
添加單元:以所述目標區域為基準面,進行臨建組件的添加,所述臨建組件包括一個或 多個;
布局單元:進行臨建組件的三維數字化自動布局;
結合單元:將包含臨建組件的目標區域與所述變電站三維模型相結合;
檢查單元:對所述變電站三維模型進行合理性檢查;
展示單元:展示變電站工程臨建布置三維數字化場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4114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家電設備數據管理方法、裝置及家電設備
- 下一篇:一種光伏水泵控制電路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