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蒸發燃料處理裝置和流體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33963.0 | 申請日: | 2018-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511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川西寬;雜賀潤次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2M25/08 | 分類號: | F02M2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黃綸偉;歐陽柳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蒸發 燃料 處理 裝置 流體 | ||
本發明提供蒸發燃料處理裝置和流體處理裝置。在蒸發燃料處理裝置的清除泵(5)的主體(51)的內部設置有泵流路(52),泵流路沿流動方向(F1)延伸,并且從第1導入管(62)導入的流體和從第2導入管(79)導入的流體在泵流路中流動,在泵流路中的沿流動方向比第1導入管靠下游側的部位,形成有隨著朝向下游而縮徑的文丘里部(53),主體是將上游側部件(6)和下游側部件(8)組合而構成的,上游側部件沿流動方向構成上游側且設置有第1導入管,下游側部件沿流動方向構成下游側且設置有排出管(81),上游側部件與下游側部件的連接面(74、87)被設置在沿流動方向比文丘里部的內徑最小的最小徑部(55)靠上游側的位置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蒸發燃料處理裝置和流體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在具有燃料箱的車輛中搭載有對在該燃料箱中產生的蒸發燃料進行處理的蒸發燃料處理裝置。在現有的蒸發燃料處理裝置中,使在燃料箱中產生的蒸發燃料吸附在濾罐的活性炭上,利用在進氣管產生的負壓通過新空氣來清除吸附在活性炭上的蒸發燃料,并將其導入進氣管內通過發動機使其燃燒。然而在進氣管設置有增壓器的壓縮機的情況下,在增壓時,該壓縮機的下游側成為正壓,因此無法使用負壓來清除吸附在活性炭上的蒸發燃料。
于是,在專利文獻2記載的蒸發燃料處理裝置中,在將壓縮機的下游側與上游側連通起來的通路上設置清除泵(更具體是文丘里部),并將該清除泵與濾罐通過清除通路連接。在增壓時,壓縮機的下游側相比上游側成為高壓,因此在將它們連通的通路中,空氣從壓縮機的下游側向上游側流動。由于該空氣的流動使得在清除泵產生負壓,因此在增壓時也能夠清除吸附在濾罐的活性炭上的蒸發燃料。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昭63-162965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另外,在上述那樣的蒸發燃料處理裝置中,清除泵被螺釘或螺栓等固定在進氣管上,然而由于車輛的振動或維修時的忘記緊固等各種理由,有些情況下會無意地發生脫落或破損。然而在現有的蒸發燃料處理裝置中,在清除泵從進氣管脫落的情況下,在清除泵中空氣也會從壓縮機的下游側向大氣流動,因此會產生負壓,存在吸附在活性炭上的蒸發燃料向大氣流出的可能性。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清除泵發生異常的情況下也能夠抑制蒸發燃料的流出的蒸發燃料處理裝置和流體處理裝置。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1)本發明的蒸發燃料處理裝置(例如,后述的蒸發燃料處理裝置2B)具有:清除泵(例如,后述的清除泵5B),其是具有第1導入部(例如,后述的第1導入管62)、第2導入部(例如,后述的第2導入管79)以及與內燃機的進氣通路(例如,后述的進氣管4)中的比增壓器(例如,后述的增壓器93)靠上游側的部位連通的排出部(例如,后述的排出管81B)的筒體(例如,后述的主體51B),將從所述第1導入部和第2導入部導入的流體從所述排出部排出到所述進氣通路內;旁路通路(例如,后述的旁通管35),其將所述進氣通路中的比所述增壓器靠下游側的部位與所述第1導入部連通起來;以及清除通路(例如,后述的第1清除管33和第2清除管36),其將具有吸附蒸發燃料的吸附劑的濾罐(例如,后述的濾罐32)與所述第2導入部連通起來,該蒸發燃料處理裝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筒體的內部設置有泵流路(例如,后述的泵流路52),該泵流路沿從所述第1導入部導入的流體的流動方向延伸,并且從所述第1導入部導入的流體和從所述第2導入部導入的流體在該泵流路中流動,在所述泵流路中的沿所述流動方向比所述第1導入部靠下游側的部位,形成有隨著朝向下游而縮徑的縮頸部(例如,后述的文丘里部53),在所述筒體中的沿所述流動方向比所述縮頸部的內徑為最小的最小徑部(例如,后述的最小徑部55)靠上游側的部位形成有脆弱部(例如,后述的脆弱部7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339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