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利用柘木天然色素進行染色的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1233829.0 | 申請日: | 2018-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688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姜會鈺;姜鵬程;姚金波;胡曉東;王志意;唐旺;唐秀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紡織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6P1/34 | 分類號: | D06P1/34;D06P1/48;D06P5/10;D06P3/6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泰山北斗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程千慧 |
| 地址: | 430073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染色 柘木 改性棉織物 殼聚糖溶液 染色棉織物 天然色素 后媒 牢度 染液 棉織物 明礬 殼聚糖改性 常規(guī)改性 環(huán)境參數(shù) 黃色織物 天然染料 逐漸升溫 后織物 媒染劑 弱酸性 染料 烘干 固色 上染 皂洗 環(huán)保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利用柘木天然色素進行染色的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調(diào)節(jié)殼聚糖溶液為弱酸性,并將棉織物投入殼聚糖溶液進行處理,得到改性棉織物;步驟2、將改性棉織物投入到柘木染液中,然后將柘木染液逐漸升溫進行染色,得到染色棉織物;步驟3、將染色棉織物用媒染劑進行后媒處理,經(jīng)水洗、皂洗、烘干后得到黃色織物。本發(fā)明利用殼聚糖改性比常規(guī)改性劑更加環(huán)保,并且顯著提升了染料的上染率,使用明礬后媒固色,進一步提升了染后織物的各項牢度,克服了傳統(tǒng)天然染料的牢度缺陷,而且對染色中的PH、溫度等條件進行了控制,得到了最合適的環(huán)境參數(shù),市場前景廣闊。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天然色素染色方法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柘木天然色素進行染色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印染行業(yè)中,合成染料占據(jù)絕大多數(shù)的份額,因為合成染料的染色牢度好,色譜齊全,但是染料在合成過程中,往往會加入一些中間體,有的中間體在使用后期會產(chǎn)生致敏甚至致癌物質(zhì),不利于身體健康。而且在染色過程中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于是開發(fā)環(huán)境友好型的染料成為研究者關注的重點。天然色素取材于自然,在提取和染色的過程中不添加合成助劑,對環(huán)境友好無污染,而且大多數(shù)染料是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對皮膚不具有刺激性,天然的抗菌、抗紫外效果是其產(chǎn)品的獨特優(yōu)勢。
柘木,又稱黃桑木、柘桑,為我國歷史上著名名貴木料,在我國多省都有分布。具有中藥價值,有化瘀止血、清肝明目之功效,另外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現(xiàn)柘木還具有抗腫瘤、抗結核和抗氧化作用。用柘木汁染的赤黃色,稱之為赭黃,是自隋唐以來帝王的服色,唐代封演《封氏聞見錄》有記載:“赭黃,黃色之多赤者,或謂之柘木染”,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載“其木染黃赤色,謂之柘黃,天子所服”。近來,收藏愛好者對柘木情有獨鐘,經(jīng)常用柘木制作佛珠、擺件及手擺件等,做佛珠、擺件等下腳廢料往往當垃圾或者柴草處理掉,對昂貴的木材實屬可惜,為了更好的利用及廢棄物回收,本發(fā)明將柘木下腳廢料作為天然色素的原材料進行重復利用。目前對于柘木中所含色素進行染色的研究,未見有報道。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上染率高,染色效果好的利用柘木天然色素進行染色的方法。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利用柘木天然色素進行染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調(diào)節(jié)殼聚糖溶液為弱酸性,并將棉織物投入殼聚糖溶液進行處理,得到改性棉織物;
步驟2、將改性棉織物投入到柘木染液中,然后將柘木染液逐漸升溫進行染色,得到染色棉織物;
步驟3、將染色棉織物用媒染劑進行后媒處理,經(jīng)水洗、皂洗、烘干后得到黃色織物。
進一步的,所述的棉織物為含天然棉纖維的紗線、面料或者成衣。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1中殼聚糖用量為棉織物重量的0.5%-4%,醋酸溶液調(diào)節(jié)殼聚糖溶液pH=4-6后,向殼聚糖溶液中投入棉織物,將溶液以1℃/min的升溫速率逐漸升溫至50-80℃,保溫處理15min-45min,處理后的棉織物即為改性棉織物。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中所述柘木染液中柘木天然色素的質(zhì)量相當于改性棉織物質(zhì)量的0.2%-5%,染色時的浴比為1:10-50,柘木染液pH=3-9,染色時,將柘木染液以0.8-1.2℃/min的升溫速率逐漸升溫到60℃-90℃,保溫染色30min-80min后,經(jīng)去離子水洗后備用。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3中的媒染劑是硫酸鋁鉀,媒染劑的用量為織物重量的1%-8%,后媒處理時的浴比為1:10-50,后媒處理步驟為,將溶液以0.3℃-0.6℃/min的升溫速率逐漸升溫到50℃-80℃,保溫處理30-60min。
進一步的,步驟3的皂洗時所用皂洗劑為0.1-1g/L中性皂洗劑,皂洗步驟為,在65-75℃條件下皂洗8-15min,經(jīng)水洗后在90-110℃下烘干得到黃色織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紡織大學,未經(jīng)武漢紡織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338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印花織物及織物印花方法
- 下一篇:一種高粱紅染料染色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