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32421.1 | 申請日: | 2018-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832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18 | 分類號: | H04M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倫律師事務所 11477 | 代理人: | 毛宏寶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區清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設備 | ||
本公開是關于電子設備。電子設備包括:殼體、防水塞柱、兩個以上防水圈,其中:殼體上設有控制針孔;各防水圈為可壓縮的凸起結構,套接于防水塞柱表面;各所述防水圈之間的間隔大于預設距離;防水塞柱從控制針孔朝向殼體內部的一端插入,各防水圈分別與控制針孔干涉。本公開能夠防止水經由控制針孔進入電子設備內部,克服相關技術中由于防水塞柱發生歪斜而導致防水功能失效的問題,從而保證防水功能的可靠性,提高用戶體驗。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電子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手機的普及,手機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通訊工具,用戶對于手機的要求也越來越多,除了一些日常需要之外,還有很多是用戶根據手機的使用環境所需要的功能,例如防水這一特殊功能。隨著具有防水功能的手機的出現,今后用戶會越來越重視手機的防水功能,防水性能由生活防水向防護安全級別(IP,Ingress Protection Rating)67甚至IP68的性能演進,如此一來,現有手機的一些接口和縫隙要么需要取消,要么需要設計可防水的結構以阻止水進入手機內部。
對于后蓋不可拆卸的手機,通常在用于裝SIM卡的卡托旁邊都會設置一個卡針孔,卡針通過卡針孔將卡托頂出,將SIM卡放入卡托,再將卡托及SIM卡一起插入手機,使得手機能夠實現基于SIM卡的相關通信功能。為了實現手機的防水功能,需要設計針對SIM卡針孔的防水結構,以防止水經由SIM卡針孔進入手機內部。
相關技術中,在SIM卡針孔處設置一個防水塞柱,在防水塞柱上套一個防水圈,在將防水塞柱裝入手機的SIM卡針孔后防水圈有一定的壓縮量,從而把防水塞柱與SIM卡針孔的縫隙堵住,實現防水功能。
發明內容
為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設備。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殼體、防水塞柱、兩個以上防水圈,其中:
所述殼體上設有控制針孔;各所述防水圈為可壓縮的凸起結構,套接于所述防水塞柱表面;各所述防水圈之間的間隔大于預設距離;
所述防水塞柱從所述控制針孔朝向所述殼體內部的一端插入,各所述防水圈分別與所述控制針孔干涉。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防水塞柱,包括:
金屬柱、及與所述金屬柱一端連接的塞帽;所述金屬柱的直徑小于所述控制針孔的孔徑,所述塞帽的外徑大于所述控制針孔的孔徑;
各所述防水圈套接于所述金屬柱表面;所述金屬柱從所述控制針孔朝向所述殼體內部的一端插入。
在一個實施例中,各所述防水圈中至少兩個防水圈通過連接部一體成型。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部的材料為軟膠;所述連接部套接于所述防水塞柱表面。
在一個實施例中,各所述防水圈中至少兩個相鄰的防水圈通過彈性結構連接。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控制針孔,包括:用戶身份識別模塊SIM卡針孔、或復位孔。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該技術方案通過在防水塞柱表面套接兩個以上可壓縮的防水圈,且各防水圈之間有一定距離,當防水塞柱受到重力或沖擊力時,兩個以上的防水圈能夠使防水塞柱保持水平,防止水經由控制針孔進入電子設備內部,克服相關技術中由于防水塞柱發生歪斜而導致防水功能失效的問題,從而保證防水功能的可靠性,提高用戶體驗。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開。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324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微波作用元件、微波食品包裝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滑動助力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