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腐蝕電池解剖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30567.2 | 申請日: | 2018-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445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強;楊德禮;甄兆元;張水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能電池集團(安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54 | 分類號: | H01M10/5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2365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腐蝕 電池 解剖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腐蝕電池解剖機,涉及電池回收處理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切割機構;底板一端上表面并列固定連接有第一側板,另一端上表面并列固定連接有第二側板;底板一端兩側分別轉動連接有撥桿;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的內側面裝設有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第二側板一端匹配有一回收槽道。本發明通過設置切割機構,利用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分別對蓄電池的兩側進行切割,有效的防止酸液濺出,解決了現有切割設備易腐蝕維修成本高,使用壽命低的問題;同時,通過回收槽道上設置的楔形塊,擋條和出料斗;有效的提高了蓄電池拆解和回收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池回收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防腐蝕電池解剖機。
背景技術
隨著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等設備的迅速發展;動力電池市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與此同時,動力電池報廢量日益增多,對報廢的動力電池需要進行有效的回收利用;目前,動力電池的自動化拆解程度低,主要依靠人工進行拆解;拆解難度較大效率低,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現有的拆解設備在切割過程中振動較大,導致蓄電池內的殘留酸液濺出腐蝕設備,導致設備使用壽命較低,維修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腐蝕電池解剖機,通過設置切割機構,利用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分別對蓄電池的兩側進行切割,有效的防止酸液濺出,解決了現有切割設備易腐蝕維修成本高,使用壽命低的問題;同時,通過回收槽道上設置的楔形塊,擋條和出料斗;有效的提高了蓄電池拆解和回收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為一種防腐蝕電池解剖機,包括切割機構;所述切割機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為L形結構;所述底板一端上表面并列固定連接有第一側板;所述底板另一端上表面并列固定連接有第二側板;所述底板一端一相對側面分別轉動連接有撥桿;所述撥桿連接有驅動機構;
所述第一側板上表面相對撥桿位置固定連接有一上料槽;所述第一側板一表面相對撥桿位置開有槽口;
兩所述第一側板分別裝設有對應設置的第一切刀;所述第一側板一側面相對兩第二側板位置固定連接有伸縮機構;
兩所述第二側板分別裝設有對應設置的第二切刀;
所述第二側板一端匹配有一回收槽道;
所述回收槽道截面形狀為U形結構;所述回收槽道一相對內側面相對第二切刀位置固定連接有楔形塊;所述楔形塊一端連接有擋條;所述回收槽道內底面開設有若干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連通有若干出料斗。
進一步地,所述撥桿周側面陣列有若干與槽口相匹配的撥板;所述撥板一端轉動連接有滾輪。
進一步地,兩所述第一側板分別開有相對應設置的槽道;所述槽道一表面開有腰形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刀固定連接有與槽道相匹配的固定塊;所述固定塊一側面開有一螺紋孔;所述螺紋孔與腰形通孔相對應并通過螺栓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側板上表面相對第一切刀位置裝設有輥壓輪。
進一步地,所述回收槽道上表面固定連接有振動機構。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結構簡單緊湊,通過撥桿和伸縮機構對電池進行頂推傳送情切割,相比使用傳送帶方式,有效的減小了設備體積和重量,降低了生產成本。
2、本發明通過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對蓄電池盒的兩側切割,使蓄電池盒蓋連接內部極板與盒體分離,切割過程中蓄電池盒蓋朝上放置,有效的防止了內部酸液接觸到設備,對設備造成腐蝕的情況發生。
3、本發明通過回收槽道內的楔形塊對蓄電池極板盒蓋和盒體進行分離;通過出料斗對盒體和極板以及盒蓋進行收集,提高了蓄電池分離收集的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能電池集團(安徽)有限公司,未經天能電池集團(安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3056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