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錯斷井膨脹管補貼裝置及其補貼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29164.6 | 申請日: | 2018-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691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1 |
| 發明(設計)人: | 任勇強;徐克彬;李進;楊小濤;白田增;張毅;陳兆文;石麗斌;陳雅勇;楊丹妮;劉洋;崔哲;周怡清;聶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29/10 | 分類號: | E21B29/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濱海新區開發區第***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膨脹管 補貼裝置 錯斷井 示蹤管 導錐 底堵 引斜 脹錐腔 底端 接箍 球座 尾管 補貼 密封 修復 施工周期 套管補貼 懸掛密封 依次連接 油氣水井 錐型結構 可撈式 膨脹錐 外管壁 管體 上套 套管 外擴 加工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錯斷井膨脹管補貼裝置及其補貼方法,該錯斷井膨脹管補貼裝置包括可撈底堵式膨脹管系統和示蹤管柱;所述的可撈底堵式膨脹管系統包括膨脹管,膨脹管的外管壁上套設有若干懸掛密封帶;膨脹管的底端形成有引斜,位于引斜上部的膨脹管的管體向外擴徑后形成上脹錐腔;上脹錐腔內設置有膨脹錐;引斜與示蹤管柱之間的縫隙采用可撈式底堵進行密封;所述的示蹤管柱包括尾管、接箍、導錐和球座;尾管上自上而下依次連接有接箍和導錐,導錐的底端為錐型結構且內部加工有球座;該錯斷井膨脹管補貼裝置及其補貼方法適用于油氣水井的套管錯斷、難以經濟高效修復等工況下的套管補貼修復需求,具有操作簡單、施工周期短、密封可靠等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氣田開發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錯斷井膨脹管補貼裝置及其補貼方法。
背景技術
套管錯斷是套損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當今修井的一大難點,不僅造成油水井無法正常生產,還直接降低井的使用壽命,給油田的經濟高效開發帶來嚴重影響。通常而言,取換套工藝技術是修復錯斷井的一種常用工藝,但該類工藝通常需要配備專用的套銑工作液、專用的套磨銑工具、套管切割工具及套管補接工具,套管切割和回接之前往往需要預先套銑掉井筒附近深達數十米甚至數百米的固井水泥環,施工工序多、施工周期長、費用較高,難以經濟有效地實現套損井修復。
脹管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項重要修井工藝技術,能以簡單的工序、低廉的成本解決套漏、腐蝕等套損問題。相比于常規套損井修復方式,該技術具有修復速度快、施工效率高、通徑損失小、作業成本低等優點,受到了普遍的重視。但通常而言,對于套管存在錯斷問題的疑難井,常規的膨脹管補貼技術因缺乏有效的導入裝置和手技術段,難以有效下入待補貼的錯斷井段并實施補貼修復作業,給錯斷井的高效修復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針對套管錯斷井修復作業的難題,急需研制一種施工周期短、操作簡單、經濟高效的膨脹管補貼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錯斷井膨脹管補貼裝置及其補貼方法。
為此,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錯斷井膨脹管補貼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撈底堵式膨脹管系統和示蹤管柱;所述的示蹤管柱以可拆卸的方式嵌套在可撈底堵式膨脹管系統的尾部;
所述的可撈底堵式膨脹管系統包括膨脹管,膨脹管的外管壁上套設有若干懸掛密封帶;膨脹管的底端形成有引斜,位于引斜上部的膨脹管的管體下部向外經冷拔擴徑后形成上脹錐腔;引斜內部安放有可撈式底堵并加工有用于安放可撈底堵的環形支撐臺階;上脹錐腔內設置有膨脹錐;示蹤管柱位于可撈底堵下方,通過專用絲扣與可撈底堵相連,并通過可撈底堵懸掛在膨脹管系統的下方;
所述的示蹤管柱包括尾管、接箍、導錐和球座;尾管上自上而下依次連接有接箍和導錐;導錐內腔帶有通孔,可在裝置入井過程中實現循環洗井;導錐的底端為錐度為35°的錐型結構且內部加工有球座,經投球后可實現管柱封閉和憋壓;尾管上自帶的絲扣將其與可撈式底堵連接為一體,完成示蹤管柱系統與可撈底堵式膨脹管系統的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膨脹管、上脹錐腔和引斜所用管材均為低碳合金鋼無縫鋼管經特殊熱處理加工制作而成;無縫鋼管的基本成分為:0.05~0.25C、0.5~3.0Mn、1.0~1.5Si、0.5~2.0Ni,以質量百分數計,輔助以微量的Mo、Nb、Ti、Re合金元素,余量為Fe;其熱處理工藝為:加熱至930℃奧氏體化后空冷至+700℃臨界區退火,然后降溫至+300℃鉍浴等溫處理后空冷;最后得到的管材結構為以體積分數計的含有6%~12%奧氏體、15%~25%馬氏體、余量為亞溫鐵素體及少量貝氏體所構成的多相組織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的可撈式底堵和膨脹錐均采用含少量Re合金元素的42CrMo合金鋼棒料經特殊熱處理加工制作而成;其熱處理工藝為先經860℃正火及出爐空冷,后經900℃二次加熱后油淬,進而通過后續的160℃低溫回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291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壓力鉆頭裝置及鉆取裝置
- 下一篇:一種打撈鉆頭的方法及鉆頭打撈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