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表觀測量路橋過渡段路基是否需要加固評判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28785.2 | 申請日: | 2018-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129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趙秀紹;莫林利;陳莘莘;鄒遠航;余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B2/00 | 分類號: | E01B2/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漢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08 | 代理人: | 鐘秀萍 |
| 地址: | 330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表觀 測量 過渡 路基 是否 需要 加固 評判 方法 | ||
1.一種基于表觀測量路橋過渡段路基是否需要加固評判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加固評判方法是依據過渡段路基壓實度與過渡段路基外觀、沉降存在的內在聯系,利用臺階測量法、道床視高度測量法、路肩寬度測量法,路肩反坡法、路基空洞法、路肩陷穴法、或路基邊坡溜坍法對路橋過渡段路基進行表面觀察測量,所述的臺階測量法是利用卷尺測定過渡段路基上最上面一個臺階與橋面板的距離,該距離為臺階沉降量,臺階沉降量與承載力的關系式如式(1)所示:
f=-0.031s3+1.6787s2-32.804s+327.94 (1)
式中
f—過渡段路基的平均承載力(kPa)
s—過渡段路基中心點的沉降(cm),
根據公式(1),若臺階沉降小于8.6cm,則過渡段路基不需要加固;若臺階沉降大于等于17cm,則過渡段路基需要加固;若臺階沉降處于8.6-17cm,過渡段路基存在陷穴、空洞、邊坡溜坍、路肩反坡,則過渡段路基需要進行加固,否則不需要加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觀測量路橋過渡段路基是否需要加固評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床視高度測量法是利用一個2m長的一端搭在軌枕的頂面上、另一端人工調整水平的水平尺,并利用卷尺量測路肩頂面至水平尺之間的高度,若道床視高度小于88.6cm,過渡段路基不需要加固;若道床視高度大于等于97.6cm,過渡段路基需要加固;若道床視高度處于88.6-97.6cm,如果過渡段路基存在陷穴、空洞、邊坡溜坍、路肩反坡病害的,需要進行加固,否則不需要加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觀測量路橋過渡段路基是否需要加固評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肩寬度測量法是利用卷尺測量道床坡腳與過渡段路基邊緣之間的距離;若路肩寬度大于等于63.8cm,過渡段路基不需要加固;若路肩寬度小于20.1cm,過渡段路基需要加固;若路肩寬度處于20.1-63.8cm,如果過渡段路基存在陷穴、空洞、邊坡溜坍、路肩反坡病害的,需要進行加固,否則不需要加固。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觀測量路橋過渡段路基是否需要加固評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肩反坡法是通過觀察路肩,若路肩比坡腳處的路基高,且有水浸痕跡,則需要進行加固。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觀測量路橋過渡段路基是否需要加固評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基空洞法是通過觀察在路橋接觸處附近3-4米的錐坡和路橋接觸處的路基,若錐坡和路橋接觸處的路基出現明洞,則需要進行加固。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觀測量路橋過渡段路基是否需要加固評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肩陷穴法是通過觀察硬路肩的塌陷情況,若路肩出現明顯塌陷,則存在陷穴,需要進行加固。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觀測量路橋過渡段路基是否需要加固評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基邊坡溜坍法是通過觀察路肩或邊坡,若路肩或邊坡上打有加固木樁或者邊坡有塊石反壓邊坡,則需要進行加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交通大學,未經華東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2878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場段庫內立柱式檢查坑整體道床無軌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軌道和升降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