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三維建模技術的建筑文物修復方法、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27009.0 | 申請日: | 2018-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987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明(設計)人: | 朱順痣;王鷺生;尹華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T17/00 | 分類號: | G06T17/00;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銳專利事務所 44275 | 代理人: | 張明 |
| 地址: | 3610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修復 三維 實景模型 三維建模技術 斷裂 存儲介質 三維模型 文物修復 構建 文物 逆向工程軟件 參考依據 修復效率 高保真 匹配 直觀 | ||
本發明提供基于三維建模技術的建筑文物修復方法、存儲介質,方法包括:獲取對應建筑文物全方位的三維實景模型;依據所述三維實景模型,通過逆向工程軟件構建得到建筑文物上待修復部位的斷裂曲面;獲取依據所述斷裂曲面和所述三維實景模型構建得到的三維修復部位模型;匹配所述修復部位模型和斷裂曲面,獲取修復后三維模型。本發明能夠獲取高精度、高保真的修復后三維模型和三維修復部位模型,為建筑文物的修復工作提供直觀、全面、詳細的參考依據,提高修復效率和專業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三維建模領域,具體涉及基于三維建模技術的建筑文物修復方法、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目前,針對大型歷史文物,如大型建筑物的保護修復技術,存在無法獲取建筑物全方位現狀的問題。因而無法在修復方案研討過程以及實際修復過程中提供有效參考。
與此同時,現有三維建模技術中的數據獲取技術是基于三維激光掃描設備,但是三維激光掃描設備由于僅限于平面的移動掃描,因此無法或者難以獲取大型建筑物的高層頂部信息。受限于部分數據的獲取問題,針對大型建筑物的激光掃描無法達到掃描數據的完整性。
并且,現有的三維建模技術仍存在三維點云數據與影像數據無法在同一個處理軟件中進行匹配、建模和輸出的問題。由此導致三維建模過程操作存在復雜性問題。
綜上,有需求解決上述三維建模技術存在的問題,以基于三維建模技術提供一種全新的建筑文物修復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基于三維建模技術的建筑文物修復方法、存儲介質,能夠為建筑文物的修復工作提供直觀、全面、詳細的參考依據,提高修復效率和專業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基于三維建模技術的建筑文物修復方法,包括:
獲取對應建筑文物全方位的三維實景模型;
依據所述三維實景模型,通過逆向工程軟件構建得到建筑文物上待修復部位的斷裂曲面;
獲取依據所述斷裂曲面和所述三維實景模型構建得到的三維修復部位模型;
匹配所述修復部位模型和斷裂曲面,獲取修復后三維模型。
本發明提供的另一個技術方案為:
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程序在被處理器執行時,能夠實現上述基于三維建模技術的建筑文物修復方法所包含的步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通過逆向工程軟件獲取待修復部位的斷裂曲面以及將其與虛擬修復后得到的三維修復部位模型進行高精度匹配;同時獲取虛擬修復后三維模型和對應的三維修復部位模型。從而能夠為建筑文物的修復工作提供直觀、全面、詳細的參考依據,提高修復效率和專業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基于三維建模技術的建筑文物修復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一的修復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建筑文物的現實影像圖;
圖4為圖3的建筑文物的三維點云數據圖;
圖5為基于圖4構建的三維實景模型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一的修復后三維模型示意圖;
圖7為對應圖6的3D打印模型示意圖;
圖8為對應圖7的翻模成品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予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理工學院,未經廈門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270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