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170mm絕緣子串風偏距離計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26331.1 | 申請日: | 2018-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4467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3 |
| 發明(設計)人: | 符傳福;姚冬;陳欽柱;趙海龍;陳川剛;邢博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R31/12 | 分類號: | G01R31/12;G01S17/08 |
| 代理公司: | 44202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歡 |
| 地址: | 570100 ***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絕緣子串 風偏距離 計算補償系數 架空輸電線路 傾角傳感器 補償系數 計算分析 計算過程 模擬裝置 人工模擬 數據獲取 直接測量 風偏角 構建 測量 分析 | ||
本發明提供一種170mm絕緣子串風偏距離計算方法,包括下列步驟:S1、構建絕緣子串風偏模擬裝置;S2、測量人工模擬絕緣子串風偏距離L與絕緣子串的傾斜角度;S3、計算絕緣子串剛性風偏距離M;S4、計算補償系數;S5、計算真實條件下的絕緣子串風偏距離。本發明通過傾角傳感器直接測量風偏角,進行風偏計算分析,從而獲得獲得風偏補償系數,其數據獲取方便,數據真實有效,計算過程簡潔,并且能夠在實際中進行運用,為架空輸電線路風偏分析提供直接有效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電壓絕緣子試驗領域,尤其涉及一種170mm絕緣子串風偏距離計算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受災害性氣象條件的影響,架空輸電線路絕緣子串風偏事故發生的頻率和強度明顯增加,已經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影響了電網的安全運行。輸電線路絕緣子串風偏是在外界風力的作用下所產生的絕緣子串擺動現象,懸垂絕緣子在擺動過程中產生的角度偏移稱為風偏角。而絕緣子串風偏的形成通常由兩方面的原因決定:外界風力和輸電線路結構。在實際環境中,絕緣子串的風偏角大小具有很大的隨機性,風偏角較小時會導致相間閃絡、絕緣子串損壞,較大時則會導致間隙放電,甚至導致線路跳閘、桿塔損壞、輸電線路折斷等電力事故,最終導致重大的電力資源損壞。而其中發生風偏閃絡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導線和絕緣子串在強風下偏角過大,使得導線與桿塔最小間隙距離過小。
隨著我國“西電東送”工程的實施,遠距離,高電壓等級,大容量的輸電線路必然越來越被廣泛使用,這樣一來輸電線路的絕緣子串風偏放電問題便值得我們去重點關注和研究,從而找到一種可行的方案解決這個難題。而如今我們為了保證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只能加強絕緣子串風偏的監測工作,盡可能降低其帶來的影響。現在絕緣子串風偏監測系統主流的方法都是測量風偏角,然后利用復雜的數學公式求取導線與桿塔的最小距離,然后判斷其值是否在安全間隙之內。然而這種方法測量時候就會產生一定的誤差,所用的數學公式本身也不能完全反映風偏角與最小距離存在這種關系,其中還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參數,或者說某些因素采用的估算值,因此這種方法所帶來的誤差將會很大。
綜上所述,測量絕緣子串風偏角和利用數學公式求取導線與桿塔最小距離的方法誤差較大,因此我們需要尋求一種操作簡單且誤差較小的測量方法來代替此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170mm絕緣子串風偏距離計算方法及測量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170mm絕緣子串風偏距離計算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S1、將若干片170mm的絕緣子組成絕緣子串,并與傾角傳感器、激光測距儀共同構成絕緣子串風偏模擬裝置;
S2、人工拉動絕緣子串模擬風偏,用傾角傳感器實時測量絕緣子串的傾斜角度,用激光測距儀測量人工模擬絕緣子串風偏距離L;
S3、將絕緣子串視為剛體,在風吹時不發生任何彎曲或變形,在此條件下,計算絕緣子串剛性風偏距離M;
S4、計算補償系數,絕緣子串剛性風偏距離M與人工模擬絕緣子串風偏距離L的比值即為補償系數;
S5、測量真實條件下輸電桿塔的170mm絕緣子串的風偏角,計算真實條件下的絕緣子串剛性風偏距離M,絕緣子串剛性風偏距離M與補償系數的反比即為真實條件下的絕緣子串風偏距離。
優選的,步驟S1中,所述絕緣子串風偏模擬裝置還包括支撐架、傳動繩、球頭掛環、主控電腦,所述絕緣子串底部與傳動繩相連,所述絕緣子串頂部通過球頭掛環與支撐架相連,所述球頭掛環上設置傾角傳感器,所述傾角傳感器與主控電腦信號相連,所述激光測距儀設置于支撐架上。
優選的,步驟S3中,采用下式計算所述絕緣子串剛性風偏距離M:
M=sinθ*H
式中,H表示絕緣子串高度,θ表示絕緣子串的傾斜角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海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2633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