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的天麻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24412.8 | 申請日: | 2018-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691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1 |
| 發明(設計)人: | 魯爭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山縣祥友瓜蔞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G22/25 | 分類號: | A01G22/25;A01G18/40;C05G3/04;C05G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8700 湖北省黃***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麻種植 天麻 種袋 玉米粉 土壤含水量 溫度維持 小麥面粉 幼苗管理 玉米秸稈 傳統的 地表面 縫衣針 萌發菌 蜜環菌 質量比 鋸末 拌種 袋口 混勻 緊實 菌床 苦楝 幼苗 扎孔 整平 蒴果 去除 裝入 種植 通風 擠壓 育種 收獲 | ||
1.一種新型的天麻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萌發菌撕成碎片,與天麻蒴果混勻,得到拌種;
(2)將鋸末、玉米秸稈、黃金葉、苦楝、玉米粉、小麥面粉按照質量比為2-5∶1∶0.3-0.7∶0.1-0.3∶2-4∶1-5混合均勻,;再加入五朵云粉末、黃金葉粉末、蒲公英,加入量分別為五朵云粉末占混合料質量的1-3%,黃金葉占混合料質量的3-7%,蒲公英占混合料質量的2-5%,加水,水的加入量為占混合料質量3-5倍的質量,煮沸并將其熬制1-3h,將其水分含量調整為40-50%,冷卻至常溫后,拌入蜜環菌,拌入量為占鋸末質量11-17%,再拌入步驟(1)的拌種,拌入量為占蜜環菌用量的0.3-0.7倍,拌勻,并將其裝入直徑為3-5cm,長度為8-10cm的口袋中,擠壓緊實,并將袋口封實,得種袋;
(3)將種袋采用縫衣針扎孔,扎孔密度為每平方厘米扎孔20-26個孔,再將其置于溫度為20-30℃的營養液中浸泡處理3-7天,再將其取出,瀝干,待用;
(4)將地表面整平,在表面撒上2cm厚的腐殖土或河沙,再撒上1層浸泡濕透的青杠葉子,然后將培育的菌材按3cm間隔排列,再用腐殖土或河沙填充菌材間的空隙,把菌材平放填充到1/2高后,將天麻種子靠在菌材兩側的空隙中,每相隔15cm左右放一個,菌材兩端菌索密集,各放一個種子;然后填上腐殖土或河沙,直到高出菌材3cm為止;其中,腐殖土或河沙中拌入營養肥料,所述的營養肥料,按質量份數計,其原料配方如下:
聚糖多肽生物鉀120~180份、二氯喹啉酸250~400份、肌醇渣160~200份、龍蝦殼120~160份、草珊瑚80~120份、海藻渣30~60份、風化煤8~20份、乙二胺鄰羥基苯乙酸800~1200份、微量元素肥10~14份;
(5)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5~40%,保持棚內通風,并使溫度維持在10~25℃,幼苗管理6~8個月;
(6)去除長勢不佳的幼苗,并使行距為1~1.5尺,窩距為0.8~1.2尺,按栽培條件管理15~30天,再種植1~1.5年便可收獲。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天麻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營養肥料按質量份數計,其原料配方如下:
聚糖多肽生物鉀140~160份、二氯喹啉酸300~400份、肌醇渣160~180份、龍蝦殼120~150份、草珊瑚85~95份、海藻渣30~45份、風化煤10~20份、乙二胺鄰羥基苯乙酸850~950份、微量元素肥10~13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天麻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營養肥料按質量份數計,其原料配方如下:
聚糖多肽生物鉀140份、二氯喹啉酸300份、肌醇渣160份、龍蝦殼120份、草珊瑚85份、海藻渣30份、風化煤10份、乙二胺鄰羥基苯乙酸850份、微量元素肥10份。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天麻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營養肥料按質量份數計,其原料配方如下:
聚糖多肽生物鉀160份、二氯喹啉酸400份、肌醇渣180份、龍蝦殼150份、草珊瑚95份、海藻渣45份、風化煤20份、乙二胺鄰羥基苯乙酸950份、微量元素肥13份。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天麻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營養肥料按質量份數計,其原料配方如下:
聚糖多肽生物鉀150份、二氯喹啉酸320份、肌醇渣180份、龍蝦殼140份、草珊瑚90份、海藻渣40份、風化煤14份、乙二胺鄰羥基苯乙酸900份、微量元素肥13份。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天麻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量元素肥按質量份數計包括固氮菌15份、螯合鋅26份、螯合鐵10份、螯合鎂12份、螯合銅8~10份、有機質5~8份。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的天麻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量元素肥中的固氮菌為圓褐固氮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山縣祥友瓜蔞專業合作社,未經英山縣祥友瓜蔞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2441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重樓優質高產的規范化種植方法
- 下一篇:一種淮山培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