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機載熱管理系統基于模型的綜合設計及仿真軟件架構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20116.0 | 申請日: | 2019-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466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4 |
| 發明(設計)人: | 孟繁鑫;崔文君;程定斌;賀鵬程;高贊軍;陸育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金城南京機電液壓工程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6F30/15 | 分類號: | G06F30/15;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迪 |
| 地址: | 211106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載 管理 系統 基于 模型 綜合 設計 仿真 軟件 架構 方法 | ||
1.一種機載熱管理系統基于模型的綜合設計及仿真軟件架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將一種機載綜合環控/熱管理系統基于模型的綜合設計過程屬性歸為一個兩列三行的矩陣,行列交叉確定設計流程的歸屬,矩陣的第一列屬于傳統設計流程(1),第二列屬于仿真設計流程(2),第一行屬于方案設計階段(4),第二行屬于詳細設計階段(16),第三行屬于試驗校核階段(31);
步驟2、首先進行上述的矩陣的第一列,傳統設計流程(1)的架構搭建,第一行和第一列包含任務需求(3)、系統方案優化設計(6)、系統性能校核(12);由任務需求(3)分析產生設計指標(5),據此進行系統方案優化設計(6),將系統方案優化設計(6)進行系統性能校核(12),如果系統性能校核(12)不合格,將返回繼續進行系統方案優化設計(6);
步驟3、系統性能校核(12)合格的方案,進入矩陣的第一列第二行,其包括部件優化設計(17)和部件性能校核(24);系統性能校核(12)合格系統獲得設計指標(15),進行部件優化設計(17),然后部件性能校核(24),部件性能校核(24)不合格的返回繼續進行部件優化設計(17);
步驟4、部件性能校核(24)合格的部件將進入矩陣的第一列第三行,其包括部件性能考核(32)、系統性能試驗考核(33)及結束(34);部件性能校核(24)合格進行部件性能考核(32),其不合格將返回進行部件優化設計(17),否則進入系統性能試驗考核(33),其不合格將返回系統方案優化設計(6),否則進入結束(34);
步驟5、進行上述的矩陣的第二列仿真設計流程(2)的架構搭建,首先搭建矩陣的第二列的第一行,其包括系統仿真模型(8),模型有效度驗證(9),模型參數優化(10)和系統性能仿真11,系統模型庫(13)和系統參數優化工具(14);由系統方案優化設計(6)獲取系統組成(7),建立系統仿真模型(8),通過第二列第三行的試驗數據庫(35)進行有效度驗證(9),在此基礎上進行模型參數優化(10)和系統性能仿真(11),分別用于系統方案優化設計(6)和系統性能校核(12);系統仿真模型(8)的搭建由系統模型庫(13)及第二列第二行的部件仿真模型(19)構建,模型參數優化(10)由系統參數優化工具(14)完成;
步驟6、進入第二列第二行的仿真設計流程(2)的搭建,其包括部件仿真模型(19)、模型參數修正(20)、模型有效度驗證(21)、模型參數優化(22)、部件性能仿真(23)、部件產品數據庫(25)、部件模型庫(26)、模型參數庫(27)、部件優化設計工具(28)、部件性能設計工具(29)、模型參數修正工具(30);部件仿真模型(19)由部件產品數據庫(25)、部件模型庫(26)及部件優化設計工具(28)構成,模型參數修正(20)由模型參數庫(27)、部件性能計算工具(29)、模型參會修正工具(30)構成,而模型參會修正工具(30)內含試驗數據庫(35)。傳統流程(1)中的部件優化方案設計(17)中獲取結構參數(18)建立部件仿真模型(19),進行模型參數修正(20),運用試驗數據庫(35)進行模型有效度驗證(21),從而進行模型參數優化(22)和部件性能仿真(23),其分別用于部件方案優化設計(17)及部件性能校核(24);
步驟7、進入第二列的第三行的仿真設計流程(2)的搭建,試驗數據庫(35)搭建,模型參數優化(22)的結果也將計入試驗數據庫(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金城南京機電液壓工程研究中心,未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金城南京機電液壓工程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2011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