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構造復雜區巖性邊界表征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18008.X | 申請日: | 2018-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414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樹芳;于群達;吳群;范鳳英;賈艷霞;馬玉;張曉亮;朱煜華;楊星;李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B49/00 | 分類號: | 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吳敏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巖性 單層 構造復雜區 沉積 微相 電性特征 厚度分布 砂體邊界 砂巖 地質 儲層預測 地層對比 研究區域 單個井 等時 地層 格架 刻畫 地震 分析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構造復雜區巖性邊界表征方法,將研究區域所有井地層劃分至單層,建立等時地層對比格架圖;對各單層逐井進行沉積微相識別,根據沉積微相識別結果及各單層的砂巖厚度分布情況,確定各單層砂體邊界;根據單層中各井所在位置的巖性、電性特征約束砂體邊界,確定各井與巖性邊界的關系;根據單層的砂巖厚度分布情況及各井與巖性邊界的關系,將該單層的所有井的巖性邊界進行組合,完成構造復雜區巖性邊界表征。不需要依靠地震儲層預測判斷,僅依靠地質手段即可完成;通過單個井的沉積微相、巖性、電性特征關系進行分析,便可對巖性邊界進行判斷,不需要對單層進行任何處理;對于構造復雜區,能夠運用地質手段高效的刻畫巖性邊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油氣滾動勘探儲層地質研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構造復雜區巖性邊界表征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石油勘探開發的不斷深入,以及凹陷復雜的構造背景,目前凹陷已經過多重的構造解釋及圈閉評價,可靠的構造油藏大多均已發現,如果繼續尋找構造油藏,那么難度將越來越大,因此尋找斷層-巖性及巖性類油藏是下步增儲的重要領域。
尋找斷層-巖性及巖性類油藏關鍵是巖性邊界的刻畫,然而常規的巖性邊界刻畫是基于地震資料儲層預測,但在構造復雜區,斷裂系統復雜,斷層發育,地層破碎,地震資料主頻低,儲層預測精度低,難以滿足巖性類圈閉的識別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構造復雜區巖性邊界表征方法,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儲層預測精度低難以滿足巖性類圈閉識別要求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構造復雜區巖性邊界表征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研究區域所有井地層劃分至單層,建立等時地層對比格架圖,所述單層指垂直于大地坐標的單一沉積單元構成的地層單位;
2)對各單層逐井進行沉積微相識別,根據沉積微相識別結果及各單層的砂巖厚度分布情況,確定各單層砂體邊界;
3)根據單層中各井所在位置的巖性、電性特征約束砂體邊界,確定各井與巖性邊界的關系;
4)根據各單層的砂巖厚度分布情況及所述各井與巖性邊界的關系,將該單層的所有井的巖性邊界進行組合,完成構造復雜區巖性邊界表征;
5)重復上述步驟3)-4),直至所有單層均表征出巖性邊界。
為了更加清楚的判斷井與巖性邊界的關系,若單層中各井所在位置的巖性、電性特征為砂巖、水層時,判斷該井處于巖性邊界內部;若單層中各井所在位置的巖性、電性特征為砂巖、干層時,判斷該井處于巖性邊界上;若單層中各井所在位置的巖性、電性特征為泥巖、尖滅層時,判斷該井處于巖性邊界外部。
為了能夠清楚了解沉積微相的含義,沉積微相指沉積環境與沉積物的綜合,根據測井曲線形態、巖屑資料在等時地層對比格架約束下,得到分流河道微相、席狀砂微相和河道見灣微相的識別結果。
進一步地,在單層中,若有井鉆遇了分流河道微相,判斷該井處于砂體內部;若有井鉆遇了席狀砂微相,判斷該井處于砂體內部;若有井鉆遇了河道間灣微相,判斷該井處于砂體外部。
為了表示井與砂體厚度的關系,若單層中有井處于巖性邊界內部或處于巖性邊界上,則在該單層中該井必然落在砂體厚度等值線圖中厚度較大的區域,所述厚度較大的區域指的是砂體厚度大于該單層等值線圖中砂體最大厚度的第一設定倍數,且小于該單層等值線圖中砂體最大厚度,所述第一設定倍數小于1。
為了表示井與砂體厚度的關系,若單層中有井處于巖性邊界外部,則在該單層中該井必然落在砂體厚度等值線圖中厚度較小的區域,所述厚度較小的區域指的是砂體厚度大于該單層等值線圖中砂體最大厚度的第二設定倍數,且小于該單層等值線圖中的砂體最大厚度的第一設定倍數,所述第二設定倍數小于1。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1800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