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產飽和脂肪酸破囊壺菌培養基及其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16104.0 | 申請日: | 2018-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073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5 |
| 發明(設計)人: | 汪光義;張聚堯;陳孝紅;王秋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C12P7/6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一同創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31 | 代理人: | 陸藝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飽和脂肪酸 破囊壺菌 培養基 高產 葡萄糖 酵母提取物 磷酸二氫鉀 培養基成本 無水乙醇 生物量 海鹽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產飽和脂肪酸破囊壺菌培養基及其用途,一種高產飽和脂肪酸破囊壺菌培養基,包括下述組分:葡萄糖54g/L、無水乙醇6g/L,酵母提取物2.5g/L、磷酸二氫鉀0.25g/L,人工海鹽13.2g/L,余量為水。本發明的培養基成本低,簡單易得,操作方便,實驗證明,本發明的培養基用于破囊壺菌培養,其生物量和飽和脂肪酸產量均有明顯的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培養基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高產飽和脂肪酸破囊壺菌的培養基及其用途。
背景技術
破囊壺菌(Thraustochytrium)是一類真核異養原生生物,隸屬于網粘菌門(Labyrinthulomycota)、網粘菌綱(Labyrinthulomycetes)、破囊壺菌目(Thraustochytriales)、破囊壺菌科(Thraustochytriaceae)。
破囊壺菌廣泛分布于全球海域,包括各個大洋、河口、紅樹林及海洋底泥,在雪水中都曾發現它的蹤跡。在不同時期、不同海域破囊壺菌的豐度具有較大的差異,并且在一些海域中其豐度甚至超過細菌[2]。我國深圳地區受污染的海域,其豐度可達1.57×105個,并且大部分的樣品中破囊壺菌的豐度均高于浮游細菌,這表明了破囊壺菌在海洋中的重要作用。
破囊壺菌是一種海洋單細胞生物,其菌落在固體培養基中一般為平滑的白色、乳白色或淺粉色,顯微鏡下觀察其細胞形態一般呈圓形或橢圓形,內含多個圓形或橢圓形的游動孢子,孢子具有鞭毛。部分菌株以細胞破裂釋放孢子的形式進行繁殖,部分菌株進行二分裂或三分裂的方式進行繁殖。
破囊壺菌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因其高產脂肪酸的能力受到廣泛的關注。其代謝產物包括類胡蘿卜素、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角鯊烯等高附加值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十五烷酸(C15:0)、棕櫚酸(C16:0)、十八烷酸(C18:0)等飽和脂肪酸。其中DHA、EPA、角鯊烯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多不飽和脂肪酸,DHA是大腦和視網膜的重要組分,具有促進大腦發育、視網膜神經成熟、保濕、抗炎、抗癌、抗衰老等作用。棕櫚酸是破囊壺菌最主要的飽和脂肪酸,其占比可達70%以上。在大部分菌株中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遠遠大于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通過甲酯化將飽和脂肪酸轉化為脂肪酸甲酯進行生物柴油的制備,是解決能源危機的重要途徑。
目前在破囊壺菌的培養中,主要利用通用培養基M4。培養過程中,菌體生長緩慢,生物量低,脂肪酸含量低。選擇合適的培養基進行破囊壺菌的培養是提高生物量和飽和脂肪酸的重要途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產飽和脂肪酸破囊壺菌培養基。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高產飽和脂肪酸破囊壺菌培養基的用途。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概述如下:
一種高產飽和脂肪酸破囊壺菌培養基,包括下述組分:葡萄糖54g/L、無水乙醇6g/L,酵母提取物2.5g/L、磷酸二氫鉀0.25g/L,人工海鹽13.2g/L,余量為水。
上述高產飽和脂肪酸破囊壺菌的培養基,用下述方法制成:
稱取葡萄糖54g、酵母提取物2.5g、磷酸二氫鉀0.25g、人工海鹽13.2g于錐形瓶中,加入超純水定1L并攪拌均勻,分裝至100mL的錐形瓶中,每瓶50mL,115℃滅菌21分鐘;無菌條件下,將溫度降至室溫,每瓶加入經0.22μm濾膜過濾的0.3g無水乙醇,搖勻,即得高產飽和脂肪酸破囊壺菌培養基。
上述高產飽和脂肪酸破囊壺菌培養基的用途,包括如下步驟:
(1)制備上述高產飽和脂肪酸破囊壺菌培養基;
(2)菌種的活化:在無菌條件下,將破囊壺菌活化,即得活化菌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161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