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降低桑葚不定芽玻璃化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15287.4 | 申請日: | 2018-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290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5 |
| 發明(設計)人: | 豐鋒;關偉樂;賴思婷;唐蕓妃;楊世茵;區健晴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楊采良 |
| 地址: | 524088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不定芽 玻璃化 溫度處理 苯丙氨酸解氨酶 葉綠素 組織培養過程 玻璃化效應 規模化生產 玻璃化率 參考依據 可溶性糖 植物組培 快繁 升高 生長 | ||
本發明屬于植物組培快繁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降低桑葚不定芽玻璃化的方法,玻璃化率隨著培養溫度的增加而逐漸升高,22℃下,桑葚不定芽生長最好,增殖率最高;水分含量(81.87%)可溶性糖含量(14.37mg/g)極顯著低于其他溫度處理,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43.08U/(g·min)),葉綠素含量(1.48mg/g),增殖率(1.59)極顯著高于其他溫度處理,是防止桑葚不定芽玻璃化的發生的最佳培養溫度。溫度對桑葚不定芽玻璃化的發生有顯著影響;本發明為桑葚組織培養過程中玻璃化效應的控制和規模化生產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組培快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降低桑葚不定芽玻璃化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業內常用的現有技術是這樣的:
桑葚(Fructus Mori)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別稱桑果、桑葚子,是桑樹結實發育后的一種聚合果,果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各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種容易被人體所吸收的果糖以及葡萄糖,不僅如此還含有VB1-VB6、VE、VC等多種維生素,Fe、Zn、Ca等礦物元素,纖維素和胡蘿卜素等對人體非常有益的物質,具有抗氧化應激、抗輻射、抗腫瘤、消除炎癥、改善心血管功能和預防冠心病等醫療保健的作用。
桑葚主要是利用嫁接和扦插進行繁殖,繁殖系數低,難以滿足商業化生產需求,組培快繁是大量提供種苗的有效途徑,但組培發現不定芽玻璃化異常嚴重,研究并控制玻璃化的發生,促進桑葚組培快繁技術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玻璃化是指植物組培快繁過程中形成的一些半透明狀的畸形試管植物,稱為“玻璃苗”,在離體培養中,再生植株成長為“玻璃苗”的現象稱為“玻璃化現象”。玻璃化苗增殖率低,也難以生根。
玻璃化植株矮小腫脹,葉片、嫩梢呈半透明狀;莖短而粗,幾乎無節間;葉片厚而狹長、皺縮或卷曲,脆弱易破碎;葉表無角質層,無功能性氣孔器,葉僅有海綿組織、沒有柵欄組織。玻璃苗的干物重、葉綠素含量、蛋白質含量下降,纖維素和木質素含量低,角質層、柵欄組織發育不全,生根性能極差,與木質素合成有關的羥基肉桂酸,COA連接酶和與木質化進程有關的苯丙氨酸氨解酶的活性比正常苗低得多。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是:
(1)桑葚種苗繁殖一般以扦插、嫁接繁殖為主,難以滿足商業化生產需求。
(2)組培快繁技術,不定芽增殖率較高,且保留了品種優良性狀,但不定芽玻璃化異常嚴重。
(3)玻璃化不定芽增殖率低,難以生根,難以商業化應用。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意義:
組培苗玻璃化發生與許多因素有關,其中溫度是主要影響因子,研究控制桑葚不定芽玻璃化的溫度條件,降低玻璃化發生比例,促進桑葚組培快繁技術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降低桑葚不定芽玻璃化的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降低桑葚不定芽玻璃化的方法包括:
在人工氣候箱條件下,分別在18℃、22℃、26℃、30℃、34℃溫度下培養,光照均為12h/d。
選出在22℃溫度下培養,光照12h/d。為最優方法。
進一步,所述降低桑葚不定芽玻璃化的方法進一步包括:
使用培養基進行桑葚不定芽培養;培養基為:MS+6-BA 1.0mg/L+NAA 0.01mg/L+3%蔗糖+0.6%瓊脂。
進一步,所述降低桑葚不定芽玻璃化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增殖率的計算,具體為:
增殖率=增殖后的總芽數/初始芽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海洋大學,未經廣東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1528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