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廣角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14905.3 | 申請日: | 2018-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776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周祥禾;李宗政;肖德塘;陳冠宏;林君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歐邁斯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6 | 分類號: | G02B13/06;G02B13/18;G02B1/04;G02B7/02;G03B3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帆遠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90 | 代理人: | 劉繼昂 |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廣角鏡頭 相機 模組 電子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廣角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廣角鏡頭從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和第三透鏡。第一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一透鏡的物側面于光軸處為凹面,于圓周處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廣角鏡頭滿足以下關系式:2|f1|/f≤4;其中,f為廣角鏡頭的有效焦距,f1為第一透鏡的焦距。本發明實施方式的廣角鏡頭通過合理的鏡頭配置,具有較大的視場角,即使在拍攝距離較近時也能獲取到較大范圍的影像,且滿足關系式2|f1|/f≤4,第一透鏡可以為廣角鏡頭提供合適的負屈折力,有利于降低廣角鏡頭的敏感度并優化像差,不僅使得獲取的影像的中心區域較為清晰,而且影像的邊緣區域也較為清晰,成像質量較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成像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廣角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鏡頭在拍攝距離較近時,通常只能拍出中心小范圍清楚的影像,影像的邊緣區域會非常模糊,且因為拍攝距離較近,獲取的影像范圍會非常的小。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廣角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本發明實施方式的廣角鏡頭從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和第三透鏡。所述第一透鏡具有負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面于光軸處為凹面,于圓周處為凸面。所述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鏡具有負屈折力。所述廣角鏡頭滿足以下關系式:2|f1|/f≤4;其中,f為所述廣角鏡頭的有效焦距,f1為所述第一透鏡的焦距。
本發明實施方式的廣角鏡頭通過合理的鏡頭配置,具有較大的視場角,即使在拍攝距離較近時也能獲取到較大范圍的影像,且滿足關系式2|f1|/f≤4,第一透鏡可以為廣角鏡頭提供合適的負屈折力,有利于降低廣角鏡頭的敏感度并優化像差,不僅使得獲取的影像的中心區域較為清晰,而且影像的邊緣區域也較為清晰,成像質量較好。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廣角鏡頭還滿足以下關系式:u10mm;其中,u為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面的中心到被攝物體的距離。
廣角鏡頭滿足關系式u10mm,具有較短的物距,在物距小于10毫米時也可以獲取到較大范圍且中心區域和邊緣區域均清晰的影像。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廣角鏡頭還滿足以下關系式:0.4≤f/TTL≤0.55;其中,TTL為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面的中心到所述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中心的距離。
廣角鏡頭滿足關系式0.4≤f/TTL≤0.55,具有較短的TTL,可以滿足超薄化需求,且合理的焦距設置可以滿足生產需求。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廣角鏡頭還滿足以下關系式:2|f1|/f2≤7;其中,f2為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
廣角鏡頭滿足關系式2|f1|/f2≤7,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具有合適的焦距,廣角鏡頭可獲得較大的視場角。如果在廣角鏡頭中|f1|/f2的值小于或等于2,則可能由于第二透鏡的屈折力變強而使第二透鏡的制作困難。同理,如果在廣角鏡頭中的|f1|/f2大于7,則可能由于第一透鏡的屈折力變強而使第一透鏡的制作困難。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廣角鏡頭還包括光闌,所述光闌設置在所述第一透鏡的像側。
廣角鏡頭通過合理的光闌位置設置,可以更好地控制進光量,提升成像效果。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鏡、所述第二透鏡和所述第三透鏡均為非球面鏡,且采用塑料材質。
廣角鏡頭通過合理的透鏡面型及透鏡材質配置,可實現超薄化。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廣角鏡頭還包括紅外濾光片,所述紅外濾光片設置在所述第三透鏡與成像面之間。
紅外濾光片可濾除環境光中的可見光對成像的影響,從而提升成像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歐邁斯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江西歐邁斯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1490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吸波粉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夾層玻璃及其制備方法、電子設備殼體和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