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支重輪側蓋的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11494.2 | 申請日: | 2018-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945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4 |
| 發明(設計)人: | 吳小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小玉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棒 放入 沖壓成型 鍛造 支重輪 側蓋 鍛件 鍛造件 分切 生產工藝 火爐 切割機 造型 金屬晶粒 模具型腔 切邊模具 生產效率 鑄造工藝 空氣錘 強度比 漏氣 沖孔 出庫 飛邊 漏油 細化 鑄件 加熱 模具 切除 加工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支重輪側蓋的生產工藝,首先用切割機將鋼棒分切成若干段;將分切后的若干段鋼棒,送至火爐內對若干段鋼棒進行加熱,火爐溫度控制在1100?1300℃,直至鋼棒的表面出現暗紅狀態即可;將加工后的通紅鋼棒放入空氣錘中進行初步造型;將初步造型后的鋼棒放入鍛造機的模具型腔中,鍛造機對鋼棒進行沖壓成型;將沖壓成型的鍛造件,根據鍛件的需要進行沖孔;將鍛件放入切邊模具中,切除多余的飛邊,即可得到支重輪側蓋,最后等待自然冷卻、出庫。本發明利用鍛造件放入特制模具通過鍛造機沖壓成型,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不僅很好的解決現有鑄造工藝存在的缺陷漏氣、漏油,而且鍛造有細化金屬晶粒的作用,強度比鑄件高,使產品更加適應不同環境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支重輪側蓋加工技術,具體涉及一種支重輪側蓋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支重輪是履帶式挖掘機行走和支撐系統的重要部件,通常情況下,支重輪是承受整體機械重量的載體,技術要求較高,而支重輪側蓋是密封、固定和保護支重輪的最重要的部件,但是目前市場上的支重輪側蓋是采用重力鑄造制作出來的,這種工藝制作出來的產品存在以下幾個缺陷:
1、支重輪側蓋機械性能不如鍛件,容易出現組織粗大、砂眼、偏析、疏松、氣孔、夾渣等多種問題;
2、砂件鑄造中,單件,小批,工人勞動強度大且需額外制作砂芯;
3、鑄件質量不穩定,工序多,影響因素復雜,易造成許多缺陷。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支重輪側蓋的生產工藝,該工藝簡單、易于實施,且加工效率較高,廢品率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支重輪側蓋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下料:用切割機將鋼棒分切成若干段;
B、加熱:將分切后的若干段鋼棒,通過輸送帶送至火爐內對若干段鋼棒進行加熱,火爐溫度控制在1100-1300℃,直至鋼棒的表面出現暗紅狀態即可;
C、初步造型:將步驟B加工后的通紅鋼棒放入空氣錘中進行初步造型,以滿足后序加工要求;
D、主模成型:將步驟C中初步造型后的鋼棒放入鍛造機的模具型腔中,鍛造機對銅棒進行沖壓成型;
E、機加工:將步驟D沖壓成型的鍛造件,根據鍛件的需要進行沖孔;
F、切邊: 將步驟E中的鍛件放入切邊模具中,切除多余的飛邊,即可得到支重輪側蓋,最后等待自然冷卻、出庫。
進一步地,本發明所述鋼棒采用圓形鋼棒、方形鋼棒或不規則形的鋼棒。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利用鍛造件放入特制模具通過鍛造機沖壓成型,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不僅很好的解決現有鑄造工藝存在的缺陷,而且鍛造有細化金屬晶粒的作用,強度比鑄件高,使產品更加適應不同環境使用。
2、本發明采用鍛造工藝優于重力鑄造工藝,大大改善了后道工序,從而使產品上走更高端的市場,且本工藝實施簡便、加工效率較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方式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實施例。
一種支重輪側蓋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下料:選擇所需要加工支重輪側蓋的大小進行選定鋼棒的外徑,然后用用切割機將鋼棒分切成若干段,鋼棒分切的時候,可根據鋼棒長度進行分切成多段,從而滿足整個工藝有序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小玉,未經吳小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1149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真空腔室的制造工藝
- 下一篇:一種卡鉗活塞生產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