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黑臭水體水質凈化的曝氣生物濾池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11224.1 | 申請日: | 2018-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566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惠明;趙新民;余艷鴿;鄭茂盛;侯志強;劉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電建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02 | 分類號: | C02F3/02;C02F3/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艷麗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水體 水質 凈化 生物 濾池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黑臭水體水質凈化的曝氣生物濾池系統,包括池體和隔膜泵,池體的底部開設有進水口,池體的頂部開設有出水口,隔膜泵的出水端與進水口連通,曝氣生物濾池系統還包括濾料層、曝氣裝置以及反沖洗裝置,濾料層中填充有由N?甲基二乙醇胺和甲苯二異氰酸酯反應制備而成的改性大孔聚氨酯載體,由于該改性大孔聚氨酯表面具有叔胺基團,經酸化處理后轉變為強親水性的季胺鹽,提高了材料表面的親水性,使水更加容易在其骨架表面鋪展而進入內部,水通過性好,解決了傳統使用的陶粒等填料存在的易堵塞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用于黑臭水體水質凈化的曝氣生物濾池系統。
背景技術
曝氣生物濾池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普通生物濾池的基礎上,借鑒給水濾池工藝而開發的污水生物處理新工藝。該技術不僅可用于污水處理廠的三級精處理和水體富營養化處理,而且廣泛地適用于城市污水、小區生活污水以及各類的工業廢水處理。隨著研究的深入,曝氣生物濾池從單一的工藝逐漸發展成系列綜合工藝,具有去除SS(懸浮物)、COD(化學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是利用氧化劑,將水中可氧化物質氧化分解,然后根據殘留的氧化劑的量計算出氧的消耗量)、BOD5(生化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是在指定的溫度、時間以及有氧條件下,由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機物所需的氧量;污水中各種有機物得到完會氧化分解的時間,總共約需一百天,為了縮短檢測時間,一般生化需氧量以被檢驗的水樣在20℃下,五天內的耗氧量為代表,稱其為五日生化需氧量,簡稱BOD5,對生活污水來說,它約等于完全氧化分解耗氧量的70%)、硝化、脫氮除磷的作用。該工藝的優點是集生物接觸氧化與懸浮物濾床截留功能于一體,并節省了后續二次沉淀池,是國際上興起的新型水處理技術。然而現有的填料一般采用陶粒等填料,極易引起填料堵塞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黑臭水體水質凈化的曝氣生物濾池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填料易堵塞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用于黑臭水體水質凈化的曝氣生物濾池系統,包括池體和用于將所述黑臭水體泵入所述池體中的隔膜泵,所述池體的底部開設有用于供黑臭水體排入所述池體內的進水口,所述池體的頂部開設有用于供凈化后的水體排出所述池體的出水口,所述隔膜泵的出水端與所述進水口連通,所述曝氣生物濾池系統還包括用于將所述黑臭水體水質凈化的濾料層、用于對所述池體內的水體進行充氧以供微生物生長的曝氣裝置以及用于對所述濾料層進行反沖洗的反沖洗裝置,所述濾料層中填充有由N-甲基二乙醇胺和甲苯二異氰酸酯反應制備而成的改性大孔聚氨酯載體,所述濾料層、所述曝氣裝置以及所述反沖洗裝置均設于所述池體內,且所述曝氣裝置位于所述濾料層的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改性大孔聚氨酯載體的外層附著有自養菌生物膜層,所述改性大孔聚氨酯載體的內層孔徑中附著有異養菌生物膜層。
進一步地,所述曝氣裝置包括用于提供動力的空氣壓縮機和用于將外界空氣輸送至所述池體內的曝氣管道,所述曝氣管道的進氣口與所述空氣壓縮機的輸出端連通,所述曝氣管道上安裝有若干曝氣頭。
進一步地,所述曝氣裝置還包括用于調節所述曝氣管道空氣流量大小的調節閥和用于檢測所述曝氣管道中的空氣流速的轉子流量計,所述調節閥和所述轉子流量計電性連接有控制器。
進一步地,所述濾料層的底部設有用于穩固支撐所述改性大孔聚氨酯載體的承托層。
進一步地,所述濾料層的頂部設有用于防止改性大孔聚氨酯載體流失的網格。
進一步地,所述反沖洗裝置包括設于所述濾料層內的反沖洗管道、與所述反沖洗管道的一端連通的反沖洗進水口和與所述反沖洗管道的另一端連通的反沖洗出水口,所述反沖洗進水口設于所述池體的底部,所述反沖洗出水口設于所述池體的頂部。
進一步地,所述曝氣濾池系統還包括過濾板,所述過濾板上開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過濾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電建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電建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112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