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種植海濱雀稗改良鹽堿地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11121.5 | 申請日: | 2018-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622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靈章;李春花;李舒文;宋郭柳;鄭利錦;湯偉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萬卉園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B79/02 | 分類號: | A01B79/02;A01B79/00;A01G20/00;C05G3/00;C05G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黃爽 |
| 地址: | 51804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良 鹽堿地 種植區 海濱 秸稈層 碎石層 鋪設 種植 排鹽 重度鹽堿地 排水渠道 養護管理 稗草莖 隔離層 種植層 根系 挖溝 洗鹽 施用 苗圃 生長 土壤 覆蓋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種植海濱雀稗改良鹽堿地的方法,包括:1)在鹽堿地挖溝,形成排水渠道和種植區;其中,所述種植區鋪設有碎石層,在碎石層上部鋪設秸稈層,秸稈層上部鋪設排鹽管,在排鹽管上部覆蓋混有改良肥的土壤,形成種植層;2)在種植區建苗圃,種植海濱雀稗草莖;3)養護管理。本發明采取灌排洗鹽、隔離層防止返鹽、化學改鹽、生物控鹽等措施綜合改良重度鹽堿地,實現了快速改良的效果。利用本方法,海濱雀稗在第一年的生長中根系與改良肥之間的協同作用對鹽堿地進行強化改良;第二年在繼續施用改良肥的基礎上持續種植,基本上就達到改良的要求,比常規方法可提前5年以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態治理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利用種植海濱雀稗改良鹽堿地的方法。
背景技術
鹽堿地大部分與土壤中的碳酸鹽累積有關,堿化度普遍較高,嚴重的鹽堿土壤地區植物幾乎不能生存。但目前存在的各種鹽堿地改造方法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缺點,每種方法在單獨使用時基本上都是治標不治本,因此,急需開發一種科學有效的綜合治理方法對鹽堿地進行改良,從根本上改良鹽堿地,然后利用改良后的鹽堿地種植相應的經濟作物,維持和提高改良效果并帶來經濟效益。通過人工和自然的調節過程,對鹽堿地的土壤進行改良是最有效的途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重度鹽堿地含鹽量高、土壤結構差、作物不能生長、改良成本高和時間長的問題,提供一種利用種植海濱雀稗改良鹽堿地的方法。
為了實現本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的利用種植海濱雀稗改良鹽堿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鹽堿地挖溝,形成排水渠道和種植區;
其中,所述種植區鋪設有碎石層,在碎石層上部鋪設秸稈層,秸稈層上部鋪設排鹽管,在排鹽管上部覆蓋混有改良肥的土壤,形成種植層;
2)在種植區建苗圃,種植海濱雀稗草莖;
3)養護管理。
前述的方法,步驟1)在待脫鹽的鹽堿地每隔長400-500米,寬4-6米(優選長500米,寬5米)進行挖溝,形成排水渠道和種植區。
前述的方法,步驟1)中在種植區中間鋪設10cm厚的碎石層,其中石子采用塊狀、顆粒狀,不能太碎,雜質含量不能太多,石子的平均粒徑為1.0cm,含泥量小于3%。
前述的方法,步驟1)中鋪設的秸稈層厚度為3-5cm。所述秸稈選自小麥、水稻、玉米等常見作物秸稈中的至少一種,秸稈的平均粒徑約為5-8cm。
前述的方法,步驟1)中秸稈層上部鋪設排鹽管,鋪設密度為排鹽管之間的水平距離<2m(優選≤1.5m),鋪設的具體方式如下:排鹽管采用雙壁波紋管,材質以聚氯乙烯為主,內徑為12.5cm,管道彎曲半徑≥60cm,排鹽管的鋪設一般為水平封閉式。
前述的方法,步驟1)中將土與改良肥按重量比2:1混合,得到混有改良肥的土壤,按每畝1-2噸的用量覆蓋于排鹽管上部,形成種植層。
優選地,所述改良肥中含有微生物菌劑、有機肥、礦物質和酸性改良液。
各成分按重量份計分別為:微生物菌劑20-35份、有機肥40-50份、礦物質15-25份和酸性改良液8-19份。優選微生物菌劑25份、有機肥45份、礦物質20份和酸性改良液15份。
其中,所述微生物菌劑的活性成分為圓褐固氮菌、康寧木霉、丁酸梭狀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德式乳酸菌、嗜鹽嗜堿桿菌和膠凍樣芽孢桿菌。優選地,各菌含量比為2:2:3:1:2:1:1,所述微生物菌劑的總活菌數約為1×108CFU/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萬卉園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萬卉園景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1112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