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面向組件的飛行器總體雙循環優化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10051.1 | 申請日: | 2018-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720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07 |
| 發明(設計)人: | 池元成;郭大慶;張冶;海爾翰;王長慶;鄭宏濤;蔡巧言;王彥靜;王立偉;賈倩;姜悅;崔毅楠;何漫;張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F30/15 | 分類號: | G06F30/15;G06F30/27;G06N3/006;G06N3/126;G06F111/10;G06F111/04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馬全亮 |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面向 組件 飛行器 總體 雙循環 優化 方法 系統 | ||
一種面向組件的飛行器總體雙循環優化方法及系統,包括(1)初始化:確定外循環優化的群智能優化算法的初始條件;(2)進行外循環優化;(3)從外循環優化中選擇最優解進入內循環優化;(4)初始化:確定內循環優化的群智能優化算法的初始條件;(5)進行內循環優化;(6)從內循環優化中選擇最優解進入內循環優化目標函數值隊列;(7)輸出本次優化的最優解。本發明解決了基于組件化模塊化思想的飛行器總體優化問題,相比于傳統優化方法,通過內外循環雙層優化,飛行器快速選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飛行器總體性能,實現了內外循環并行執行,提高了飛行器設計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面向組件的飛行器總體雙循環優化設計方法及系統,屬于飛行器總體方案設計與優化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模塊化組件化設計思想的提出,飛行器總體也逐漸采用基于組件的設計模式。組件化的思想是將飛行器按照總體組成進行劃分,如頭部、殼體、發動機等,每個組成部分單獨進行設計或者使用已有型號的設計形成組件庫,如頭部1、頭部2、頭部3、殼體1、殼體2、發動機1、發動機2、發動機3等。以組件庫為基礎開展飛行器總體設計時,首先根據飛行器用戶需求,將不同類型的組件快速組合優化,從而形成滿足用戶需求的飛行器總體可行方案,如頭部2、殼體1、發動機3的組合,然后以飛行器性能、重量、成本等為目標,對飛行器總體可行方案進行優化設計,最終獲得最優的飛行器總體方案。
群智能算法是一種仿生優化算法,通過模擬自然界優勝劣汰,逐步更新迭代種群群體,最終獲得最優解。群智能算法由于具有天然的并行性,且尋優速度塊,搜尋范圍廣,不易陷入局部最優的特點。因此,在很多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目前,傳統的優化方法,往往針對優化問題采用群智能優化算法,定義變量、約束條件,依靠算法本身的搜索性能,忽略組件化策略,直接進行優化。從而,優化問題龐大,搜索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利用飛行器總體組件,提出一種面向組件的飛行器總體雙循環優化方法及系統,快速完成飛行器總體方案優化設計,填補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面向組件的飛行器總體雙循環優化方法,步驟如下:
(1)初始化:確定外循環優化的群智能優化算法的初始條件;
(2)進行外循環優化;
(3)從外循環優化中選擇最優解進入內循環優化;
(4)初始化:確定內循環優化的群智能優化算法的初始條件;
(5)進行內循環優化;
(6)從內循環優化中選擇最優解進入內循環優化目標函數值隊列;
(7)輸出本次優化的最優解。
所述步驟(1)確定外循環群智能優化算法的初始條件具體為:
令T=1,s=1,初始化外循環群智能優化算法的種群,即在設計變量定義域內,隨機生成變量XijT,i=1,…,N,j=1,…,D;其中,T為外循環迭代次數,s為內循環優化目標函數值隊列的個數,N為種群數,D為設計空間的維度。
所述步驟(2)進行外循環優化,具體為:
根據目標函數值,調用外循環群智能優化算法H,更新設計變量的值,生成新的設計變量XijT+1=H(XijT)。
所述步驟(3)從外循環中選擇最優解進入內循環,具體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1005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