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六畫山雞的養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09916.2 | 申請日: | 2018-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492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古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古權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A01G17/00;A01C21/00;A23K50/75 |
| 代理公司: | 南寧東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輝;裴康明 |
| 地址: | 547300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雞舍 養殖 富硒 活動場 種植 散養 地塊 底肥 背風向陽 抗病能力 存活率 育雛 硒元素 緩坡 梯狀 行距 抗生素 排水 水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六畫山雞的養殖方法,在養殖前兩年,選擇排水方便、背風向陽、水源充足的沙壤地塊,將地塊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散養活動場,一部分為雞舍;在散養活動場進行開墾、整成梯狀緩坡,施入富硒底肥,種植油茶樹,種植密度為50~70株/畝,行距為3.5~5米;在雞舍中分別搭建成年雞舍、幼山雞舍和育雛室。自油茶樹種植滿20個月后開始六畫山雞的養殖。本發明通過將種植富硒油茶樹和養殖富硒六畫山雞相結合,通過硒元素提高山雞的抗病能力,達到無須抗生素即可提高六畫山雞存活率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山雞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六畫山雞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天峨六畫山雞是人工飼養的雉雞(環頸雉)品種,由廣西天峨縣民間馴化培育而成,因當地壯語稱為“ruowa”(意為花的鳥),與漢語的“六畫”諧音而得名。天峨六畫山雞是中國國內唯一經國家認定的雉雞類品種。六畫山雞肉質細嫩、營養豐富、野味濃郁,并含多種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及豐富的微量元素,脂肪少,膽固醇含量低。是野味中的名貴之品。六畫山雞蛋蛋質細膩滑嫩,味香可口,且營養豐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上乘保健佳品。
六畫山雞的抗病力較強,很少有病,但為提高六畫山雞的存活率,很多飼養人仍大量使用抗生素,導致人們食用的六畫山雞的肉和蛋中仍然可能有抗生素殘留,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研究一種無須抗生素的六畫山雞養殖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六畫山雞的養殖方法,通過將種植富硒油茶樹和養殖富硒六畫山雞相結合,通過硒元素提高山雞的抗病能力,達到無須抗生素即可提高六畫山雞存活率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六畫山雞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 場址選擇及房舍設計:在養殖前兩年,選擇排水方便、背風向陽、水源充足的沙壤地塊,將地塊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散養活動場,一部分為雞舍;在散養活動場進行開墾、整成梯狀緩坡,施入富硒底肥,種植油茶樹,種植密度為50~70株/畝,行距為3.5~5米;在雞舍中分別搭建成年雞舍、幼山雞舍和育雛室,雞舍入口和出口處設有消毒室;
S2.雛雞養殖:待油茶樹種植滿20個月后,開始進行六畫山雞的養殖:
S2-1.喂食:雛山雞出殼后24~36小時后先進行喂水,喂過水后開食,飼料為大米、魚粉和發酵的油茶葉按照重量比2~5:2~5:1磨碎后制成;1~3日齡飼料中加入0.3~0.5倍重量的水,每天喂食8~9次;4~15日齡每天喂食5~6次,16~25日齡每天喂料4次;在水中添加葡萄糖,保證雛山雞的供水充足;
S2-2溫度調控:育雛室內安裝紅外燈,1~3日齡雛山雞控制溫度為33~35℃,自第4日期每天溫度降低1℃,直至溫度降低至28℃,滿15日齡起開始觀察雛山雞,若無異常情況即可脫溫;
S2-3.飼養密度:每隔10日飼養密度下降為原來的1/3~1/2;
S3.幼山雞養殖:將滿25日齡的幼山雞送入幼山雞舍,進行幼山雞段的培育:
S3-1. 喂食:每天早上8:00~8:20喂食一次,喂食完畢待20~40min后將幼山雞引入散養活動場,讓幼山雞自然放養,啄食沙粒以及散落的油茶葉,且在11:00~11:30在放養區域中撒下玉米讓成雞啄食;14:50~15:20后趕回雞舍喂食一次,18:30~19:00喂食一次,飼料為玉米、米糠、魚粉和油茶葉按照重量比2~5:2~5:2~3:1混合后制成;同時在雞舍中設置沙粒槽,供幼山雞啄食;保證幼山雞的供水充足;
S3-2.在幼山雞舍中搭建0.5~1.5米高的架子,讓幼山雞自由活動;
S3-3.在幼山雞舍內設置沙浴池,沙浴池中灑上硫磺,防止雞蚤過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古權,未經張古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0991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