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濕地治理作業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09145.7 | 申請日: | 2018-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317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薛小豫;鐘立君;郭蘇浩;郭衛;吳培松;倪杰;董鳳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飛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35/32 | 分類號: | B63B35/32;B63B17/00;B63H5/02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匯誠永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闖 |
| 地址: | 2156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船體 水體雜物 濕地 處理執行器 明輪 機械手臂 支撐立柱 作業平臺 浮筒 控制器連接 打撈作業 兩端設置 操作室 上端面 與操作 自由端 治理 湖水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濕地治理作業平臺,包括船體(1),所述船體(1)的底部固定有若干根浮筒(2),所述船體(1)上設置有明輪(3),所述明輪(3)與濕地的湖水接觸,所述船體(1)的兩端設置有支撐立柱(4),所述支撐立柱(4)能插入濕地內并定位,所述船體(1)的上端面設置有操作室(7)以及水體雜物處理執行器(5),所述水體雜物處理執行器(5)包括機械手臂(51)、執行器(52),所述執行器(52)安裝在機械手臂(51)的自由端,所述水體雜物處理執行器(5)、明輪(3)分別與操作室(7)內的控制器連接。能提高濕地湖面的水體雜物打撈作業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濕地治理作業平臺。
背景技術
一些濕地的部分區域有以下特征:1)水深太淺,湖區水域漁網眾多,吃水要求深的大型清漂船無法進入使用受限;2)水草、樹枝、秸稈等各類水體雜物錯綜纏繞,水面的水體雜物的密度較大。目前對上述區域的濕地的惡劣水體雜物打撈作業方式是,僅靠全自動清漂船輸送帶式打撈。而輸送帶式的打撈作業受到濕地水深太淺、以及湖面大型、高密度水體雜物的限制,使得輸送帶式打撈作業大大受限,最終導致濕地湖面的水體雜物打撈作業能力較低。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提高濕地湖面的水體雜物打撈作業能力的濕地治理作業平臺。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濕地治理作業平臺,包括船體,所述船體的底部固定有若干根浮筒,所述船體上設置有明輪,所述明輪與濕地的湖水接觸,所述船體的兩端設置有支撐立柱,所述支撐立柱能插入濕地內并定位,所述船體的上端面設置有操作室以及水體雜物處理執行器,所述水體雜物處理執行器包括機械手臂、執行器,所述執行器安裝在機械手臂的自由端,所述水體雜物處理執行器、明輪分別與操作室內的控制器連接。
本發明濕地治理作業平臺的有益效果是,在船體底部增加浮筒,增加了船體的浮力,本申請中的濕地治理作業平臺的船體本身不裝載水體雜物,通過增加船體的浮力以及減少船體上的水體雜物重量,保持船體始終在濕地的湖面上方,以機械手臂打撈方式為主,該濕地治理作業平臺需配合吃水相對較淺的無動力平板運輸駁船使用,當濕地治理作業平臺到達需打撈位置時,將兩端支撐立柱插入濕地內,此時,濕地治理作業平臺位置固定,通過機械手臂與執行器的配合將水體雜物抓取至無動力平板運輸駁船上,該濕地治理作業平臺相較于全自動清漂船輸送帶式打撈方式而言,具有較強的打撈能力,能適用于水深較淺、水體雜物密度較大的濕地。
優選地,所述明輪設置有兩個且相互平行,每個所述明輪均與一個獨立的控制器連接。明輪一旦安裝好后,其位置固定,該平臺的左轉或右轉,通過其中一個獨立控制器控制其中一個明輪向前打轉,另一個獨立的控制器控制另一個明輪向后打轉,繼而實現該平臺的轉彎(左轉或右轉)。
優選地,所述明輪的中心軸處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內安裝有控制明輪轉動的馬達,所述馬達與控制器連接。將控制明輪轉動的馬達安裝在通孔內,能減少占地面積。
優選地,所述浮筒設置有三根,三根所述浮筒相互平行,兩個所述明輪分別位于每相鄰的兩根浮筒的間隙內。具有結構緊湊、明輪不易被湖面水體雜物纏繞的優點。
優選地,所述明輪通過支架可拆卸的設置在船體的中部,進一步保證明輪不受湖面的水體雜物纏繞。
優選地,所述執行器包括但不限于夾爪、鏟斗。若使用夾爪,可實現抓取湖面水體雜物;若使用鏟斗,可實現挖掘湖面水體雜物或濕地內的淤泥。
優選地,所述浮筒包括但不限于焊接、通過螺栓等方式固定在船體的底部。
優選地,所述操作室、水體雜物處理執行器分別設置有兩個,其中一個所述操作室與其中一個水體雜物處理執行器位于船體一端的兩側,另一個所述操作室與另一個水體雜物處理執行器位于船體另一端的兩側,兩個所述操作室、兩個操作室均呈對角線設置。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飛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飛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0914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河道測繪用的漂浮裝置
- 下一篇:淺水近島礁旅游觀光站及其運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