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同熱源系統供熱和蓄熱解耦運行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08294.1 | 申請日: | 2018-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050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1 |
| 發明(設計)人: | 師涌江;程鵬月;任佳藝;孔嬋;劉錦;趙琦;李康瑩;矯東柯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F24D19/10 | 分類號: | 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王龑 |
| 地址: | 075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供熱 蓄熱 熱源系統 熱源 調溫 解耦 設計熱負荷 高溫穩定 水力工況 損失系統 溫度調整 穩定運行 系統啟動 循環水量 熱效率 供水 回水 高效化 供熱量 熱負荷 有效地 質調節 網路 出水 混流 平衡 管理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同熱源系統供熱和蓄熱解耦運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概算供熱側設計熱負荷、計算供熱側循環水量、系統啟動、計算供熱側熱負荷、計算供熱側供水溫度、用戶側供水溫度調整本發明可以在同熱源系統中有效地分離供熱側和蓄熱側之間的影響,一方面對供熱側實現了按需供熱、穩定運行,另一方面蓄熱側可以高溫穩定蓄熱,使邊蓄邊供的過程簡單化、高效化。本發明的調溫過程是熱源出水與供熱側回水調整比例的混流過程,在整個調溫過程中,不損失系統整體的熱能,有效的提高了熱源的制熱效率。本發明是使供熱側整體采用質調節的方式,實現供熱量和需熱量的平衡。管理簡單,操作方便,網路水力工況穩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供熱調節方法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同熱源系統供熱和蓄熱解耦運行的方法。
背景技術
同熱源系統的供熱和蓄熱過程中,應該能同時滿足按需供熱和高效蓄熱。為實現按需供熱,當用戶熱負荷變化時,需要對供熱系統的流量、供水溫度等進行調節。供熱調節的目的在于使供暖用戶的散熱設備的散熱量與用戶熱負荷的變化規律相適應,以防止供暖用戶出現室溫過高或過低的情況。
在水蓄熱系統中,首先加熱蓄熱介質——水,并將其儲存在蓄熱水箱中。為了能利用蓄熱時間充分蓄能,首先應保證水箱進水維持在高溫狀態。但在同熱源的供熱蓄熱系統中,對用戶供熱的同時還需要對水箱進行蓄熱,如果系統整體采用質調節的方式,即以供熱為主,為達到供需平衡,供熱側在不同室外溫度的影響下所需供水溫度不同,由于是同熱源出水,所以會直接影響水箱的進水溫度,從而降低水箱的蓄熱效率,甚至難以達到最高蓄熱溫度;如采系統整體采用量調節的調節方法,蓄熱側可以保證高溫蓄熱,但是供熱側會因為熱負荷的變化引起系統內循環水流量的變化,可能會影響用戶的室內溫度,甚至產生水力失調的后果。
為解決單一調節的方式帶來的問題,目前,國內常采用調整水泵轉速或調整鍋爐功率來獲得流量、溫度同時變化的運行方式解決,但這種運行方式涉及變量過多,并不能精確控制所需變量,嚴重影響了系統的穩定性,導致運行能耗的增加,甚至影響了供熱系統的調節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種同熱源系統供熱和蓄熱解耦運行的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同熱源系統供熱和蓄熱解耦運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ⅰ.概算供熱側設計熱負荷
采用體積熱指標法或面積熱指標法概算供熱側設計熱負荷。
ⅱ.計算供熱側循環水量
根據步驟ⅰ中的供熱側設計熱負荷,計算出供熱側循環水量。
ⅲ系統啟動
啟動同熱源系統進行供熱和蓄熱,并保證蓄熱側的恒定高溫蓄熱;
ⅳ.計算供熱側熱負荷
設置控制周期,在控制周期時間段內,根據室外溫度變化計算供暖所需熱負荷。
ⅴ.計算供熱側供水溫度
在控制周期內,用戶側流量不變,根據室外天氣變化,通過改變用戶側供水溫度,維持回水溫度不變來實現供熱量和需熱量平衡。
ⅵ.用戶側供水溫度調整
用戶側循環流量一定,通過改變用戶側的供水溫度,實現供熱量與需熱量平衡,根據供熱側供水溫度計算混流流量,從而調節控制閥門。
步驟ⅰ中用體積熱指標法概算供熱側設計熱負荷的公式如下:
Q’n=qvVw(tn-t’w)×10-3kW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建筑工程學院,未經河北建筑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0829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