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時發電計劃的協調優化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07863.0 | 申請日: | 2018-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586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3 |
| 發明(設計)人: | 許丹;胡林獻;葛睿;戴賽;王斌;鄭曉雨;李鍇;夏少連;胡迪軍;崔暉;蔡幟;黃國棟;丁強;門德月;韓彬;張傳成;李偉剛;燕京華;張加力;劉芳;李培軍;孫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Q50/06;G06F1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時 發電 計劃 協調 優化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實時發電計劃的協調優化方法及系統,包括:獲取二級區域電網功率缺額,計算二級區域電網可安全調用的備用容量;當二級區域電網功率的缺額大于二級區域電網可安全的調用的備用容量時,通過建立二級區域實時發電優化計劃,調節二級區域電網調度管理機組發電;若二級區域電網調度管理機組發電量不足以彌補二級區域電網功率缺額,則通過建立二階段優化方法,建立一級區域電網實時發電優化計劃,調節一級區域電網調度管理機組發電。本方法適用于大規模功率缺失后國分省一體化調整對象設計,通過各級調度共同對電網有功進行快速調整,消除大功率缺失所造成的影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實時發電計劃的協調優化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我國能源資源豐富,但地理分布確極不均云,呈現“北多南少、西多東少”的分布特點,如我國70%以上的煤炭資源、水能資源等能源分布在西北部地區,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和消費水平則剛好與之相反,這種能源資源和負荷中心的逆向分布狀況奠定了我國電力資源“西電東送、南北互供、全國聯網”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戰略,特高壓交流、特高壓直流等遠距離、大容量輸電勢在必行。特別是特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因其具有大容量、可控、靈活等特點,在我國大區互聯、北電南輸和西電東送的遠距離、大容量輸電及跨海峽送電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
目前,隨著特高壓互聯電網建設的不斷深入,電網規模迅速擴大,電網結構日益復雜,全國聯網基本形成。電網運行一體化程度大大提高,從500千伏就近“手拉手”的互聯電網,發展為以特高壓主網架連接的統一電網,交流電氣聯系緊密、交直流交換容量巨大,各級電網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進一步增強,電網特性由分區模式轉向總體模式。電力輸送容量的快速增長為大范圍內資源優化配置、新能源有效消納提供了堅實可靠的硬件保障,但同時也為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了新的挑戰。在這些挑戰中,如何處理特高壓交直流聯絡線路故障所造成的大規模率缺失問題就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特高壓直流輸電系統的緊急閉鎖故障或特高壓交流線路故障將會導致送端系統產生功率盈余而受端系統產生較大的功率缺失,若送受端電網僅通過特高壓線路聯網或在特高壓線路故障后引起系統解列,則大量的功率缺失會造成受端系統頻率大幅波動。因此,應針對特高壓大電網“交直流耦合、送受端耦合、上下級耦合”的發展趨勢及現實需求,研發應對大規模功率缺失的區域互濟日內計劃優化調整技術。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在特高壓交直流聯絡線路故障所造成的大規模缺失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實時發電計劃的協調優化方法及系統。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實時發電計劃的協調優化方法,包括:
獲取二級區域電網功率缺額,計算二級區域電網可安全調用的備用容量;
當二級區域電網功率的缺額大于二級區域電網可安全的調用的備用容量時,通過建立二級區域實時發電優化計劃,調節二級區域電網調度管理機組發電;
若二級區域電網調度管理機組發電量不足以彌補二級區域電網功率缺額,則通過建立二階段優化方法,建立一級區域電網實時發電優化計劃,調節一級區域電網調度管理機組發電。
優選的,所述二級區域電網可安全調用的備用容量的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078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