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野敗型三系秈稻不育系選育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01034.1 | 申請日: | 2018-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625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宋進昌;賀浩華;楊軍;鄧鵬;萬根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天涯種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A01H1/04 |
| 代理公司: | 寧波甬致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董超君 |
| 地址: | 337016 ***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野敗型三系 秈稻 不育 選育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野敗型三系秈稻不育系選育方法,首先選育中間秈稻種質,再以中間秈稻種質與保持系“粵豐B”雜交獲得保持系新種質,后以保持系新種質與“盛世A”雜交得到雜交種質,最后以雜交種質與保持系新種質回交,獲得回交不育系種質,進一步回交選育穩定性好的不育系種質。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是能夠獲得米質優良、抗逆性強、配合力好、異交習性好、能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的秈稻不育系,并且配制組合時株葉型態好,分蘗力強,有效穗多,抽穗整齊,灌漿落色好,抗性好,米質優,豐產性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雜交水稻育種領域,尤其是秈稻不育系選育方法。
背景技術
三系雜交水稻是水稻育種和推廣的一個巨大成就,所謂三系是:(1)雄性不育系:雌蕊發育正常,而雄蕊的發育退化或敗育,不能自花授粉結實;(2)保持系:雌雄蕊發育正常,將其花粉授予雄性不育系的雌蕊,不僅可結成種子,而且播種后仍可獲得雄性不育植株;(3)恢復系:其花粉授予不育系的雌蕊,所產生的種子播種后,長成的植株又恢復了可育性。
在三系法雜交稻育種技術體系中,水稻細胞質雄性不育系育種和雄性不育恢復系育種是最基礎、最重要的核心技術。已育成和生產應用的水稻秈型雄性不育系的細胞質,根據恢保關系分類,主要可以分成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以水稻野敗(WA)型為代表的細胞質,包括矮敗(DA)型、岡(G)型、D型、印矮(ID)型、K型、馬協(MX)型等,這些細胞質不育系的保持系相同或相似,恢復系也相同或相似,它們的保持系和恢復系可以相互通用,因此可以歸類為相同或相似的細胞質類型,這類細胞質不育系的花粉不育時期較早,發育階段上屬于孢子體雄性不育,花粉以典型敗育為主,不育性比較穩定,是雜交稻生產上應用的主流細胞質類型。第二種類型是水稻紅蓮型細胞質,這種細胞質不育系的保持系與野敗型不同,恢復系也與野敗型不同,紅蓮型細胞質不育系的花粉敗育時期較晚,發育階段上屬于配子體不育,花粉以圓型敗育為主,遇到高溫氣候會形成少量可育花粉,不育系的育性穩定性相對擠較差。
水稻“三系法”雜種優勢利用,為細胞質不育性,主要是由于細胞質和細胞核不協調而引起的,因細胞質來源不同,就產生花藥敗育程度差異。秈稻不育的細胞質多來源于野敗,花藥敗育均為園敗、染敗。但目前雜交稻育種中早熟、優質、高產的不育系較少,難以在生產中大規模應用。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米質優良、抗逆性強、配合力好、異交習性好、能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的秈稻不育系的選育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野敗型三系秈稻不育系選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構建中間秈稻種質,過程為采用三系恢復系種質“廣恢122”與常規稻種質“美香占1號”雜交,定向選育,獲得中間秈稻種質;
(2)以保持系“粵豐B”為母本,以步驟(1)所得的中間秈稻種質為父本進行雜交,獲得保持系新種質;
(3)采用三系不育系種質“盛世A”與步驟(2)所得的保持系新種質進行雜交,獲得雜交種質;
(4)將步驟(3)所得的雜交種質與步驟(2)所得的保持系新種質進行回交,獲得回交不育系種質,同時保持系新種質自交獲得自交保持系新種質;
(5)將步驟(4)中所得的回交不育系種質與自交保持系新種質繼續回交,得到下一代回交不育系種質,以及步驟(4)所得的自交保持系新種質繼續自交獲得下一代自交保持系新種質;重復回交和自交過程直至獲得不育性和保持性穩定的秈稻種質。
進一步地,上述步驟(1)中中間秈稻種質為選育生育期早、粒形細長、有香味的秈稻種質,優選定向選育四代。
進一步地,上述步驟(2)中通過溫湯殺雄進行雜交,優選定向選育六代獲得預期雜交種質。
進一步地,上述步驟(3)中需要對雜交植株在抽穗揚花期進行花粉育性檢測,保留不育性達100%的種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天涯種業有限公司,未經江西天涯種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0103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效控藻裝置
- 下一篇:一種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高抗性淀粉水稻的選育方法





